人一生中要学很多事,有些事情很快就学会了,有些事情要学会可能需要很多时间,甚至是一辈子,比如拒绝。
有人说,“拒绝”还需要学吗?直接拒绝好了,有什么好学的,又不是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学习,根本看不出“拒绝”本身有什么复杂的技术含量。
其实不然,如何学会“拒绝”,不光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且简直需要终身学习。
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被借钱的经历。有人来向你借钱了,你借还是不借呢?换句话说,你是同意借呢,还是不同意借呢?
既然向你开口借钱,肯定是熟人,而且一般还是关系相对比较不错的人。从借钱者的角度来说,既然敢于向你开口借钱了,肯定事先心里盘算过,觉得有借成功的可能性,才向你提出借钱了。如果可能性很低,根本不可能向你提出来借钱的。
那么,现在一个与你关系比较好的人,向你提出借钱,只能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借,要么不借。
第一种:借。首先你肯定得有钱,只是前提条件。其次,你内心肯定会有一个判断,这钱借出去以后,对方能不能还给我。
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人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即使是朋友借钱是为了救命,会义不容辞地借给他,也会想到这一层。大家是多年的朋友了,就当是帮朋友了,不需要他还了。所以,还是想到了这个问题。这时候,借钱借的是兄弟情,朋友谊。
如果有人不是救急,只是为了投资或者其他生活上的暂时手头紧,向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呢?
这候,心里可能也会有一个衡量,如果是一般的朋友,随便找个理由就拒绝算了,难就难在,如果向你伸手借钱的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有特殊关系的人。
这种特殊的关系,当然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上下级、甚至是比上述关系更为特殊的人,这中情况下,你很有可能就不会选择拒绝了。因为你们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亲情,也可能是友情,还有可能是其他的什么情。
为了彰显你对这些“情”的相当珍惜,所以没有拒绝,借了。
这里在加进去一种假设:如果,你知道明明知道对方的信誉有问题,这钱借出去,以后十有八九要不回来,这个时候就会比较纠结。一边是“情”,一边是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不借吧,伤害了感情,借吧,这钱很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再接着加条件:如果借的数额比较小,对于大方又富裕的你来说,无所谓这一星半点的,就当拿这些钱测试一下对方的人品了,所以就借了。
第二种可能:犹豫再三,决定拒绝。
这时候可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因为可能会生出很多的麻烦。
拒绝,在对方看来,就意味着对相互之间的这份情不够看重,不够珍惜。对方往往心想,还是多年的老朋友呢,连这点钱都不肯借,以后看样子朋友是做不成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