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陪伴营的主题是明清两代,《王阳明传》这本书是计划外的阅读书目。
本书作者:孟斜阳
出版社: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以正史和野史的资料依据,以故事情节演绎王阳明的一生。所以读来并不觉得艰涩,14万字,轻松完成。
和大多数帝王将相一样,王阳明的出生也饱含传奇色彩。王阳明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老夫人梦见仙人送子,并且他出生的房间也出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观。
奇怪的是王阳明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直到他的父亲遇到一位和尚。在和尚的引导下,把名字从王云改为王守仁,不久以后,王阳明就能开口说话了。这一说话就不得了,不仅能说话,而且还能背诵爷爷没有教导的《大学》。过目不忘,过耳成诵。
王阳明十岁时,父亲中状元,他和家人一起上京路过镇江金山寺,月色下张口成诗《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首诗和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学堂学知识的时候,王阳明已经开始指挥小伙伴模拟“军事演习”了。自己当指挥官,一边主攻,一边主守,并且交小伙伴新奇的阵法。当父亲认为他玩物丧志的时候,他反驳说,“儒者患不知兵。不愿意做雕章琢句的腐儒,要做能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通儒。”
事实证明王阳明做到了他儿时的承诺。
成婚后的王阳明拜访娄谅。他向娄谅请教程朱理学。娄谅告诉王阳明,“格物致知”——任何事物都呈现这个状态,是因为内部有“理”,也就是自身规律。只有格物,才能明“理”。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就可以成为圣人。圣贤并非出自天命,只要一个人肯用心,下苦功格物致知,就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王阳明的祖父去世后,在守孝的时间里常常读书到深夜。他邀请一位好友和他一起“格竹子”,连续七天过去了,不吃不喝,盯住竹子思考本身的规律。结果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如果没有这次”阳明格竹“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二十八岁的时候高中进士,”观政工部“。三十一岁因肺病回家乡余姚养病。在会稽山的一处洞穴修炼道家导引术,追求内心平静”无相无想“的境界。也从这时候开始,他改名为王阳明。
三十三岁的王阳明遇到了挚友湛若水。他们一起讨论学问。他们认为八股化的理学越讲越详细,道理就越晦涩,分析越精巧,学问就越支离破碎。所以他们从理学中突围出来,倡导真正的圣学,把自己的学问称为”心学。“
三十七岁的王阳明得罪刘瑾,廷杖后贬官到了贵州龙场。王阳明和当地的苗族、瑶族和黎族同胞学习刀耕火种,教当地人伐木建屋。在龙场山冈上建立了“龙岗书院”,教化百姓。他把自己贬谪到贵州的经历和孔子在陈国无粮的困窘相比:孔子不悲观畏惧,他王阳明也没有坐地兴叹。生命中经历这些磨难其实算不了什么。当年周文王被幽禁成《周易》,讲述的天人合一。王阳明认为人性与生俱来的秉性和天地之间万物蕴含的道理、度化的规律,圣人之心和万物之理的沟通契合,正是心灵与宇宙的融通合一。
王阳明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他认为:心虽主乎一身,实买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不外乎一人之心。王阳明悟出“心即理”后,为了验证,抛开一切只凭记忆和深思写成了《五经臆说》。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诸证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说,其实圣人的道理,天底下事物的对与错,是先天就存在于我的心中,根本不用去外界寻找。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世界的本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到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事例: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下)》钱德洪录
有一天,王阳明同友人一起去南镇游玩,忽然看见在远处岩石间有一株高耸入云的大树,树上开满了娇嫩可爱、清香扑鼻的花朵。同来的友人想难倒王阳明,就间:“你不是说天底下没有不在我心外的事物吗?可这株花树在少有人烟的深山中自开自落,它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他本想反驳致心学的基本现点。不料于阳明思索片刻,答道:”你还爱有看这株花树时,花同我的心一祥归于静寂,与世无争,这是我心的表现;当你千里走来看花树时,花的颜色便如同人的心境一样豁然明亮,这难道跟我的心没有关系吗?”
这就是有名的“岩中花树”公案。何谓“心外无物”?何谓“心即是理”?你以为没看见岩石间树上的花时,它便不在你心中。它真在心外吗?其实它只是沉寂于你的意识某处罢了。当你看见它时,它的花色花香和你的心一起鲜亮起来。可见它早已在你心中,只是你没有察觉到。心与物共同作用,才让你看到了花,才会让你进步,悟出花之“理”。
所以,你的心与你所认识的对象不离不弃,它们是一体的。当你看到它时,它同时也唤醒了你的心;你没有看到它时,你的心与花也就同归于寂。心与这个花其实是一个东西。既然心与花这个“物”是一体的,那么心与花之“理”也就是一体的。这是王阳明心学最根本的原理。
龙场顿悟是王阳明最传奇的经历,是他一生思想发展最重要的转变时期。
在他的心学理论中,其实隐含着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正如佛教教义中所说,众生皆有慧根,故众生皆可成佛。
王阳明心学则指出了圣贤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人人皆可成为圣贤。因为心即理,人人内心皆存在着良知,皆有圣贤潜质。每个人都能通过自我砥砺进入圣贤境。这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非假外求“的现实意义。
在龙岗讲学的王阳明遇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席书,他来和王阳明论道。席书问道,陆九渊和朱熹的理论的区别在哪里?心学和这两位圣贤之道有什么不同?
王阳明从“知行”的角度来说明他和朱熹、陆九渊的不同。说”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静坐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席书又问了另一个问题:“您也提倡静坐,和陆九渊的静坐有什么区别吗?”
王阳明说:“陆九渊的静坐是希望从心中得到真理。而我提倡静坐,是因为现在的人心浮气躁,静坐能让他们把心沉静下来,我并没有让人一味静坐去获取真知。”
席书问:“那您从哪里获得真知?”王阳明回答:“真知就在我心中,但必须在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王阳明一生中,总共打了三战:两次民变,一次宁王叛乱,都是些规模,组织,强度比较低的仗,其中最有代表性莫过于宸濠之乱,用四步去完成:第一打南昌吸引敌军,第二伏击宁王军队,第三在南康战术相持,第四水上决战火攻破敌。 此战可谓一气呵成,是上佳的战例,而且用的是杂牌军,更加难能可贵。印证了他小时候说的话,“做能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通儒”。
五十七岁的王阳明再次出山平乱以后,身体情况愈下。在回乡途中,船行青龙浦,平静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两百年后,《明史》定稿。万斯同、王鸿绪、张廷玉一致写下那句由衷的赞叹:“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