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之间没什么可聊的。”
忘了是谁说的了,似乎好像是一个作家还是名人的语录。大意是说年轻人智识不够,却心比天高,聊聊理想都能聊到拍桌子瞪眼,实在很让人懵逼。
第一次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是几年前的高中,每天扎在物理、英语卷子的我,听到这样一句有些奇怪又似乎有点深邃的话时,觉得有意思却又有不解。
高中的时候,生活是过于充实但又特别简单的,每天学校、教室、家三点一线,和朋友嘻哈一阵,听老师呵斥一阵,时间就过去了,自己的青春就是那些同死党好友共同K书做题,偶尔逃课打球玩游戏的时光。这样的日子里,很容易就满足的我们从来不会怀疑什么沟通与交流的意义,青春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场寻求畅快的旅行,觉得舒服就很满意了。
虽然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令人蛋疼的人,比如一些书呆子,或者一些特别调皮的奇葩兄弟,但并不至于会去认认真真地思考他和自己为何聊不拢的原因,世界上人那么多,谈不拢换一个不就好了。
那个时候的交往相处一是简单,二是纯真,不会严肃到说跟谁跟谁无法交流。
不过,慢慢地,成长让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出现了变化,生活让我们每个人不会只是乖乖地做个体验的过客了,它会搬个凳子来让你坐下,然后给你出很多“题目”,然后让你花时间认认真真思考答案。这些题目呢,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关于升职啊,关于提高啊,关于情感啊,关于健康等等。
这些“题目”都很犀利,比学校里的试卷有难度多了,变得重要极了,能不能回答好是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关键性的影响的。它们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关乎我们在社会的地位与未来的发展,用我高中老师说过的话就是“这是你未来用脖子以上吃饭,还是用脖子以下吃饭的区别”。
我们对待这些题目的态度呢,也慢慢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
只是,有的时候我们太认真了反而使得人与人之间不断地出现区分,不仅让曾经熟悉的人出现了分歧,也让陌生人有了天然的隔阂。
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朋友会来找我问考研or工作。而关于这个问题,我其实早在毕业之前就有了答案,那就是直接工作。
因为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没有100%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情况下就想出一个要进修的方向,而且还找得到理由让家里帮我支付花销。而且我也不认为学校那个环境是最适合我学习的地方,现在网络那么发达,书本也是应有尽有,很多在线网站都有来自世界名校的课程,我相信只要想学习,这些工具完全可以帮到你。
学校提供的是竞争交流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自我营造,比如主动线上线下寻求类似的组织,或者主动参加一些社会性的项目等等。
而且结合自身,我认为自己属于好动性,属于需要在实践中吃亏然后激发一段时间猛攻学习的那种,有一种竞赛意识在心里,而学校里大部分时间过于安逸并不适合我。虽然后来了解这其实也是臆断,因为很多顶尖名校的压力并不轻松,但是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此浅显与冲动。
综上考虑,所以我对我的朋友们回答的就是我要工作。不过这些思考,我并没有完全告诉别人,因为一来我很清楚这是我自己的臆断,我没有什么证据来支撑;二来,其实很多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会怎样发展,于是我只能自己尽全力做一个合适的判断。
另外,个人觉得这是我的生活难题和我自己的答案,除非是真正熟悉的朋友,不然我不太会主动地跟他交流这些想法,因为它没被验证,而且我也有一点点私心,那就是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更好。
可是当我带着我的思路跟周围人一聊,我立马就出现了动摇的局面。比如有的朋友获得了名校offer,他似乎很清楚自己的安排,而且认认真真地告诉我去名校进修的好处,他一板一眼地讲,我一边点头一边仔细地听,我发现他的选择的确适合他,而且某种程度上比我的要好,但我不确定这是否适合我,我对这样的路径没什么兴趣更没有像他那样的激情。
不过,日后当我在浏览他的社交媒体分享,在同他交流时,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层次的进步,他会关注一些世界前沿的科技发展,也会分享一些最近的读物,很多都是经典。我想这是学习环境带给他的增进,而这种变化只用了不到1个多月的时间,这多多少少让我反思着自己的决定。
我反思着是否他更适合学习,而我不适合。但我也会想是否我不够努力,对学习虔诚的态度远远不够,为何我不会对学习产生这样的兴趣,是自己太浮躁吗?
不同人的不同发展是我们人生中似乎最为明显的差距,而第一次接触这种差距总让人耿耿于怀,给长期的沟通交流,带来了影响。
在我面对我那位不再熟悉的朋友而感到略微紧张的同时,我的朋友,也因为不解我直接进入社会的决定,在跟我平时交流时有了明显的疏远。我们似乎不再有像过去那样有事无事都会谈天说地的自由,因为他会顾虑到他对某些事情的理解会超过我的了解,因为他学历比我高。
在这个人人都在追赶,渴求进步的时代,他会认为我的节奏太慢,会认为我是懒散,认为我是贪玩。他也不清楚,不去了解我的想法,他依据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就擅自做出和我“不探讨深层次问题”的决定。我当然也会顾虑到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是否很不同于他那种主流的思维,我也会顾虑他无法理解有的人做决定是100%分析逻辑,分析宏观,而也有的人除了看宏观之外也会结合微观做决定,比如自己的兴趣,比如自己的能力等等。但主流的价值观告诉我,勿以低论高。他的学历高,他在某种程度是比我要高的,我只能检查我的思路,无法谈论他的思路,贡献我的想法。
但是这些都不能保证谁会比谁过得好,谁面对生活更有说服力,因为就目前来说,我和他没有优劣,只有不同,可能那传说中残酷的现实差距要过个两、三年才会像大白鲨的背脊一样,慢慢浮现。
但不可否认的,我们因为这些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考虑,出现了交流的隔阂。那种“好吧,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看法”会一次次地在谈话中出现,然后在我们尴尬的化解中被收回心里去。
当然,如果一个人足够成熟,有足够的学习思考,有丰富的积累,你会欣然接受对方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因为对你来说这是一种增补,更是了解新鲜事物的乐趣。
可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仍在和自己和世界碰撞,与其说是发现新奇的乐趣,对他们来说却像是一次冲击一次恐慌。
因为每次碰撞都会让你觉得是不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同时也反衬出自己的狭小,而狭小就等于落后,就约等于输。
年轻人无法真正交流,一是自己并不知道如何跟外界,跟不同于自己的人和事交流。怕受刺激,怕被打击。万一别人对生活的答案和自己完全不同,却又获得更好的回报,那是不是自己就是SB了呢?种种怀疑心理给他们带来了沟通交流上的不自由,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越来越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年轻人无法真正的交流,其实更多的是社会给他们的压力太大,让他们必须近乎完美地走上正轨,不给他们略带天真但又极富自信的表达机会,而这导致了他们单一的思维方式,要么过于逻辑化单一,要么过于自由散漫。
稍微想想,大部分的中国年轻人每天面对的无一不是这样的单一。比如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就是好;比如出国、读研就是好;比如穿西装打领带就是一表人才,裤子这烂一点那烂一点就是吊儿郎当。
因为我们过于单一的生活选择,我们面对很多不确定的事情,也似乎无法容忍超过一个的答案,不是我错就是他错。
充满奇思妙想的年轻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摆上了同一个竞技台,为着那些自己根本不够了解,不够感兴趣的比赛奋力搏击,只因为有人告诉他们,赢了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容易。而往往可笑的赢得还是另外的第三方:有时是新的生活方式,有时是外来的文化。
比如当我们认为考好大学就能有好生活的时候,会有一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创业家,告诉你做自己喜欢而有激情的更容易成功;又或是当你在埋头加班,思索着生活的意义,而也有的人衣食无忧地在大海上航行,告诉你地球上有无数你没见过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指向幸福。
可惜的是,留在那竞技台上的年轻人,还在为长久以来奋斗的那个目标而面红耳赤地互相抨击着,有的是面对面对的大声呼喊,有的则是背对背地互相感到遗憾。他们还在争论着各自的分数,还在挑剔着各自的逻辑态度,却丝毫不去注意世界角落里的变化。当然,坚持自己的无可厚非,可否定身边人,否定身边朋友的选择则有些过了,不是吗?
年轻人们固执地认为生活就一种答案,要么自己是对的,要么自己是错的;然而它不够客观,不够全面,深思熟虑得出来的却都是一个个冲动而片面的分析。
年轻的人们倒是独立了,却少有人有一个客观的世界观,很少有人带着客观与耐心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理解别人的角度。而如果是这样,当他们互相交流时,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分歧。
而这样的交流不是一个正常的方式,它太单调,太无意义,它太累。
所以,我慢慢地开始觉得,年轻人之间可能还真没什么可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