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事才不会那么累
文 | 悟恩 图 | 网络
1
通常临近年底都会比较忙。
作为一个上有领导下有家小的上班族,这样那样的、或重要或不重要的会议总得参与。
刚过去的周末,就有一个关于区域性发展的国际性论坛,很大型,光分论坛就有三四个。
主办方是我们,所以所有人倾巢出动,还请了几个在读的研究生过来,做接待,做翻译,其中一部人还得在酒店连住数晚。
坦白讲,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干扰。
因为我本来手头就有人物单行本传记在与出版社进行最后对接,准备付印,加上关于物业管理的课题还在赶,而今又多了一个少数民族分布的课题在追着我出初稿。
论坛的筹备与举办,让我手头的工作进展缓慢。
其实,从事上来讲,参与论坛与课题研究是不冲突的:
一个是体力为主,一个是脑力为主,可以交叉着来,要就让身体休息,要就让大脑休息。
倒是几个课题一起来让人觉得累,因为都是思考的工作,常常出现脑容量不够,准确地说是大脑运存不够的问题。
——一个人一天能集中精神想事情的时间不过三四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就会疲劳,效率就会下降。
做事怕的是杂而不精,尤其是这些“杂”还杂在不能让人进步,更没有生产力上。
更重要的是,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可能会让我们忘了在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加码,往稀缺价值上靠。
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
从小的方面讲,是你一天的工作时间要怎么安排,这关系到你做事的方法与效率。
从大的方面讲,你在事业、家庭等方面要倾注的心力与占到的比重,会影响到你能否最终实现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2
很多时候,我们的累,其实是因为分心,如干着A想着B,三心二意,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一天刷手机刷某宝,一天下来,感觉自己累得要命,但实际上正事没干几件,甚至根本就没干,累得又焦虑又冤枉。
其实,最有效率,也最让人愉悦的学习、工作方法,反而是舍弃大部分,专注少部分。
专注等于认真,认真自然效率就高。
那为什么专注会带来愉悦呢?
“心流”( Mental flow)使然。
“心流”是心理学上指的个体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例如画家全身心投入画画,工人全身心投入生产等。
处于“心流”状态时,人的精神力会完全投注在手头的事情上,会有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
此时,人通常会抗拒中断,不愿被打扰。
可见,专注其实不累,反而是愉悦的。
所以,你得让自己进入这种状态:静下来,开始,继续,进入……这就是当下的享受,就是过程。而结果,是跟随着“过程”而来的。
施行起来不累的专注,就是指这个。
之后,多去重复、实现这样的状态,养成习惯。习惯有了,就不会感觉累了。
有谁会觉得早上起床刷牙洗脸会累呢?只是自然而然的路径依赖罢了。
3
那么,要不要目标呢?
要。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也就是说,去做成一件事应该是从起点直奔终点,这样是最省时省力的(如图左示),但这是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情绪影响,或者被别的事物影响,以至心猿意马,最后不知道奔哪边去了,结果回头一看,才发现好像干了很多事,但一件事都没干成。
目标的必要性,体现在这点。
目标是标杆,是方向,是航海时指引你的灯塔,它如果不在你的心中点亮,你就是无头苍蝇横冲直撞,撞得一脑门包包还吃力不讨好。
所以,很多做事规则,都离不开目标设定,好处就是让你盯着那个标靶,这样即使在中途走歪了,也能及时得到修正,回到正途上来(如图中示)。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早知道当初坚持,早知道当初怎么怎么的……这里除了有畏惧困难、知难而退的原因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忘了。
这并不是笑话。
如,年初计划要考个经济师,结果坚持读书三个月,然后就懈怠了,懈怠着懈怠着,就把这事抛诸脑后了。
或者,在考经济师的过程中,被别人说了几句,觉得考来没有什么用,不如考别的,于是跑去学别的了,然后,又在“山的那边”重复“山的这边”的老路。
我们总是把“不忘初心”挂在嘴上,却往往忘了立刻把它落实到行动上——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要到哪里去了(如图右)。
长此以往,回头一看,你会发现那些或被人为的、周遭的叨扰,或被自己的惶恐不安、焦虑彷徨消费的时间,就是那些你想追,却永远追不回来的宝贵光阴。
4
但是,总想着目标做人,活着就少了些随性,跟机器人似的,多单调乏味啊,多难以坚持啊,怎么办呢?
定时查看下大目标即可。
如每个月看一下当前是否符合季度进度,每个季度看一下是否跟上了年度计划等。
总之,就是做到客观有目标,主观无目标:客观有目标,行事才有了方向;主观无目标,就会少了无谓的焦灼与疲累。
可以说,这是大侠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是境界。
其实啊,因为时间的有限性,每个人只有百八十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三万多天里,每个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
所以,小至几年几周几天里选择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大至在其一生里,对事业、生活、婚姻等方面要投注的比重,都需要权衡。
而你在哪部分投入多一点,自然就在哪方面收获多一点,这是必然的。
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那也是贪婪。
做该做的,斟酌着做“可做可不做”的,不做“完全没必要做”的。在可控的前提下学会拒绝,懂得取舍,这样做事,就不会那么累了。
我是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