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时间,变得重口味。
就像最近,沉迷于谋杀的故事。
关于谋杀,看小说其实不如看电影来的爽,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大脑被声音画面搞得全程高潮。
但小说没这个效果,文字让人冷静,细琢背后的枝节和味道。
看小说,也远不如关注现实更刺激,但现实中某些谋杀案,却让人只有无力。
比如22年前的清华投毒案,牵扯诸多,看似呼之欲出却总隔靴搔痒,可怜了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和一双白头父母。
看客们握紧了拳头,声嘶力竭地呼喊,又能怎样?
倒不如栽进小说里,开个上帝视角,虽不是恶有恶报,也不至胸闷无处发泄。
壹
说起谋杀,《香水》是典型的重口味。
腥臭的巴黎,腥臭的鱼摊边,主人公被随意地降生,不带丝毫的祝福。
没有气味的怪胎,却在脑海里构建了一个宏伟的气味王国。
真的很牛逼啊!
某个领域绝对的王,不可颠破。哪怕众生不解,我自有天下。
我很崇拜这种人,就像崇拜大魔王张怡宁。“极致”这个词,大概是世间最好的赞美。
说回谋杀,手段并不烧脑,比起在矿泉水中投毒,《香水》自然处于原始级别。如果纯粹冲着推理,这本书不是好的选择。这篇文章的书都不是好的选择。
聚斯金德的语言,简单却够味,讽刺恰到好处。
这本书是很久以前看的了,印象最深的是孤独感。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庸常的虚伪与狂欢。
贰
《邮差总按两遍铃》。
作者詹姆斯·M·凯恩,美国硬汉派作家,跟之前提到过的雷蒙德·钱德勒一脉相承。我喜欢这种冷硬风,不为解谜而重重布疑。
这个谋杀故事,源于一起真实案件。
老婆出轨,跟情人合谋弄死了丈夫。现在看来,很俗气的谋杀案,甚至有点搬不上台面。
但小说的重点,在于老婆跟情人得到了钱,得到了相处的自由,却共同奔向了爱情的悬崖。
没有什么天长地久,死亡比爱情更永恒。
叁
想看推理之外的谋杀,总不能错过这本书。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作者马尔克斯。
故事同样来源于真实案件。
可见生活是创作最好的灵感,我开始有些理解,为什么现在乌央乌央的作者喜欢写:我有个朋友,巴拉巴拉……或许,是真的。。。。吧。
作为一个凶杀故事,这本书没有伏笔,没有布线,开头就单刀直入:
圣地亚哥·纳赛尔在被杀的那天,清晨5点半就起床了,因为主教将乘船到来,他要前去迎接。
在故事才进展到10%的时候,凶手就清楚地站到了读者面前:
这两个人是一对孪生子。
作者用剩下的篇幅,来讲全镇的人如何共同作恶,任由一个无辜者惨为刀下鬼。
套用那句著名的台词,“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你们全是凶手。”
凶手们在气急败坏间许下杀人承诺,然后他们拎着杀猪刀到处嚷嚷,“老子要杀人了!老子要杀人了!”
店铺的老板知道,警察知道,上校知道,甚至连街上的路人也知道,神父知道。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采取行动,他们统一的口径是:我以为他们在开玩笑。
凶手之所以事先张扬,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有人出面阻止,作为“性情温和”的老实人,这很正常。
对了,整个谋杀事件,来源于天朝也很流行的一种病:大男子主义。老婆婚前必须是处女,而男人可以到处鬼混。呵呵哒。
肆
如果你单纯想看一场烧脑的故事,电影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致命ID》,超爱。
《致命魔术》,比推理更多的是人性。
《消失的爱人》,遇到这样的妹子,男人只能跪了。
《惊天魔盗团》,场面很酷炫,但半路猜出大boss的感觉很不爽。
《杀人回忆》
《杀死比尔》,很大众。
《寂静岭》,大约是我尺度太大,竟然没觉得恐怖,很安静地看完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很!好!看!
《恐怖游轮》,吐槽翻译,用恐怖掩盖了推理的本质。搞得每次跟别人推荐的时候,小女生们都一脸嫌弃,不敢看。
《后窗》,电影虽老,味道不减。
都是很大众的书和电影,我不是小众迷恋者。喜欢的就是喜欢的,就算全世界都捧它们,我也不介意成为一份子。
今天早上收到一条消息,有个读者看不下去《红拂夜奔》。好像全世界都喜欢,为什么我爱不了?
喜恶随己,无关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