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喜欢自己,
你就越不像其他人,
而这会使你变得独特。
——沃尔特·迪斯尼
1
随着微信版本的更新,我们现在可以设置好友对自己朋友圈的查看权限,有全部、半年和三天这三个选项。
那天跟好友闲聊的时候,她也在跟我抱怨这样一个事情:
自从微信推出朋友圈可以设置三天可见这个功能后,她发现看不了很多朋友的朋友圈了。每次想看看某个好友的朋友圈的时候,发现对方设置了朋友圈为三天可见,那一道长长的横线,一下成为了友谊不可逾越的鸿沟。
微信刚出来那段时间,我其实有一段时间是蛮抗拒的,后来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放弃QQ转用微信联系,我也不得不妥协,开始了转用微信与朋友进行联系。
刚开始自己的微信好友都是自己身边认识的真实朋友,而大家分享在朋友圈的内容,也是自己平日里的真实生活。
后来随着微信好友的增多,职场上的同事、某次活动认识的朋友、公司客户,甚至连楼下卖水果的大妈,都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时,朋友圈的性质也从当初的纯粹分享生活慢慢变了味道。
2
微信的出现让我们在人际交往沟通中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在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交际习惯。
我曾经在上一篇推文里提到,现在人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时,交换联系方式的时候习惯性是互加对方微信,相互通过验证之后,多少人会第一时间去翻阅对方的朋友圈,以便希望从朋友圈里了解,甚至定义对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当发现对方的朋友圈只有一道长长的横线时候,心里便不免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所防备,对他的好感度马上有所下降。
关于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一功能,网络上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
连陌生人都能查看你最近10张照片,而我作为你的朋友只能看到最近三天的,还是相互拉黑吧。
很多人留言说,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朋友不值得深交,觉得对方不把自己当朋友,什么都提防着自己。
也有人说,凭什么我对你公开了自己的朋友圈,你却不让我看你的,这就是一场不平等的交往。
更有甚者评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堪比拉黑,是推翻友谊小船的巨浪。
网友们对于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的呼声都是弊大于利,人们似乎忘记了朋友圈最初的意义。
3
朋友圈的英文翻译是moments,也就是时刻。
大部分人发的朋友圈都是那些自己生活想要记录下来的时刻。既然是属于我自己生活的时刻,我就对它有自主权。
以前我们写在日记本里的生活记录,属于我们自己的隐私。如今随着社交网络的发达,我们开始把一些生活的记录,分享到我们的社交圈里,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这些记录的自主权。
我愿意把朋友圈公开,是因为我愿意与你分享我那刻的心情,而当我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的时候,可能是那刻我需要保留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你可以看见我三天的内的生活状态,三天后,我希望那些时刻从此只属于我自己,与我们之间的友谊无关。
很多人发的朋友圈,有时候可能只是深夜里多愁善感的感慨,明天阳光出来前就想把它删除,重整心情好好开始新的一天。
有的可能是之前与前任的甜蜜合照,现在不在一起了,却又舍不得删除,那么只能把自己过去的朋友圈锁上,让过去留在过去。
无论我们怎么选择朋友圈的公开权限,更多的是在于我们自己对那些时刻的心情。
4
在写这篇推文的时候,我特意去看了一下自己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大部分人并没有设置三天可见,即使少数设置了,我对此并不觉得有任何的冒犯之意。
甚至有个最近喜欢我公众号的朋友,一直都没有发朋友圈。
我问她为什么不发朋友圈的时候,她的回答很直接也很真诚,她说,我就不喜欢发朋友圈,而且我用QQ的时间更多,但是我还是会关注自己朋友的朋友圈。
那些说如果对方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就不值得深交的朋友,是谁给你们勇气让你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评论别人的私人行为?
如果你需要通过朋友圈的可见权限来定义朋友之间的感情,那你们的感情也就只能停留在朋友圈的份上了。
别人设置三天可见,你就道德绑架说别人不把你当朋友,其实人家根本不是针对你,真的不把你当朋友,直接删除拉黑就好了。
5
朋友圈只是我们了解朋友的工具,不是衡量友谊轻重的天平。每个人都有权利在不打扰他人的前提下选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年人之间的交往也应对彼此保持尊重之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也需要自己的空间。我愿意让你进入我的世界,跟你分享我的时刻,这本来就是一件值得被尊重的事情。
如果你是真正关心我的朋友,除了朋友圈,你还可通过很多其他的方式来了解我的生活,朋友圈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与其有时间去猜疑别人的态度,不如直接给对方打个带有温度的电话,或者约见面吃饭,这样更能让人温暖。
对朋友真正的关心,不应局限于朋友圈的点赞评论, 而是能真正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尊重对方选择的生活方式,不要带着主观的恶意去猜疑别人的行为,只要心存真诚,你和朋友的故事又怎么会仅仅局限于三天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