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每天都读点英文书,不是英文教材,是英文原版的作品,比如我正在读《Animal Farm》《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也就是每天二十分钟左右吧,不多。
昨天我恍惚一下,突然回想起去年我立过一个志,当时我跟一个好朋友说:大学之后我几乎再没接触过英语,英语水平现在很低,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什么机会用到英语口语,但如果能阅读英文资料的话对工作帮助还是很大的,所以我想要再学学英语,要求不高,听说读写中只要我能读,学会点哑巴英语就可以了。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初步实现了去年的这个愿望,虽说阅读速度比读中文书慢了很多很多,好多词还是需要查字典,但是想到以前的我:读书遇到英文就立刻跳过,看到大段英文就先打怵,觉得自己水平不够,我已经感觉到自己进步多了,至少,现在看到英文我会先去读一读,心理上不害怕了。
觉察到这个进步使我惊喜,也使我回顾自己这段时间英语学习的历程。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经验:
学东西最快的途径之一,是马上动手“做”起来。想要提高英语阅读,立刻读起来吧。
01 我的阅读过程
今年以前,我只完整读过一本英文原版书,是大学时读的童话《The Wizard of Oz》。后来买过几本别的原版书,感觉太难了,读一两页就读不下去了,于是便放弃了。
去年年底,我在网上看到某机构的活动宣传,100天读4本英文书,心里痒痒于是报名参加。每天读的内容不多,差不多十几分钟就可以读完,我每天早晨一睁开眼,先抱着手机完成当日阅读。这样一天天打卡,100天下来,我一天没落地把四本书读完了。
比起很多一起参加这个课程的同学,我只能算是“完成任务就行”,对生词、语法什么的基本不求甚解,只求能看明白大体意思,没看懂的段落多看两眼罢了,既不做笔记,也不提问。
这样应付敷衍的态度,竟然也起了作用。这100天当中,最开始时有不适应的感觉,阅读速度很慢,而且经常想要放弃,到了第五六十天时,情况逐渐有了好转,阅读速度变快了,理解的效率变高了,感受也越来越轻松了。
课程结束之后,我自己又买了些英文原版书。这些书的难度比课程中的难度又大了一些,但是都是我想要学习了解的方面。硬着头皮又查着字典坚持读英文书二三十天,终于发生了质变,我找到了乐趣。
现在的我,想要买什么书,首先想到的是我要读原版,而不是搜索中文版。遇到满眼英语心里也不打鼓了,反而有点小激动呢。我想,这个口子打开了,应该不会再封住了。
02 我的阶段总结
** 1、别等了,直接“用”起来。**
有时候我们总是心存顾虑,“准备”太多:想要学好英语,是不是得先背单词啊?是不是得先报个班让老师指导指导啊?我现在没有语言环境,是不是先找个外国家教啊?
准备来准备去,总觉得准备还不够,准备着准备着,就放弃了。
想读英文书,就直接去读吧。
读的过程中,词和词组反复遇到就记住了,词汇量也慢慢涨上来了。大量的输入,本身就是在给自己营造语言环境了。
** 2、结合实际,在学习区学习。**
英语学习界的“网红”恶魔奶爸说过:我们学汉语,也差不多到小学六年级左右才能读大部头,很多人一开始读英文书,就要读《傲慢与偏见》《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实在是很难理解这种心理。
我自己的感受是,如果阅读材料太难,比如一句话十个单词有八个不认识,会让人很快放弃。可以选择比自己现在水平稍微只高一点点的书籍来读,比如一句话中只有一两个词不认识。这样既能读懂,又能不断进步。
水平低没关系,可以从绘本、童话开始啊。英语世界里材料那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 3、别着急,慢慢来。**
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养成每天读英文书的习惯,可以说是用了一百多天,才真正把“强迫”自己每天读点英语变成“我想要读英语”。
相信时间的力量,任何事情只要加上“长期”两个字都会不一样,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 4、不会就去学,不自我否定。**
见过太多人,碰到一点困难,就说“我不是这块料”“我就是不喜欢这个”“我没有时间,我得做别的”,然后放弃了。
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挺可笑的,有谁天生就“是这块料”,不需要努力的呢?
学一门语言,碰到的障碍肯定很多,别着急给自己贴标签,不会就学嘛。单词不会就查字典,词组不懂就查词典,语法不懂就查语法书,实在不明白还可以向别人提问。
一点一点,总有一天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程度的。
比起许多英语大咖,我仍然是一名小学生,一只“小白”。前段时间的这些经验给了我勇气,我肯定无法一日之内成为高手,但是我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啊。
只要一点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