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个这样的场景:
—老板,这个项目需要20万。
—不行,顶多给你2万
重来一次。
—老板,这个项目需要200万。
—不行,顶多给你20万。
再来一次。
—老板,这个项目需要2个亿。
—滚!你怎么不去抢银行!!
为什么在同一个场景下,不同的起始要价最终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这里面就有锚定效应的身影。所谓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1974年,心理学家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做了一个实验。受试者被要求对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席位的百分比(0100之间的数字)进行估计,但在估计之前,受试者需要转动摆在他们面前的转盘得到一个0100之间的数字,这个转盘被实验设计者做了手脚,只会停在数字10或者数字65。当转盘停下来时,受试者会被问到,问题的实际答案比转盘上的数字大还是小,然后受试者被要求就开始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估测值。统计最后的实验结果发现,那些转盘数字停在10的受试者对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席位的百分比估测值平均为25%,而那些转盘数字停在65的受试者的平均估测值为45%。在开始的时候没人知道准确答案是什么,他们只能靠猜,虽然他们可能知道转盘得到的数字是随机的,和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席位占比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受到这些数字的影响,这些数字就像锚一样框定了他们的判断。
那么锚定效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形成吗?一般而言,“锚”只要受到人们的注意,那么无论其数据是否夸张,参照物是否有实际参考价值,锚定效应都会起作用,当然,参照物与估测答案的相关性、相似性越大,锚定效应就会越明显。我们来看一下前面提到的实验的一些细节。首先转盘和最终问题的答案的数字范围都是0~100,锚定数字和实际值存在相似性,不会很夸张;其次,转盘停下来时,受试者会被暗示转盘上的数字与最后答案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是实验设计者在刻意引导受试者关注“锚”或参考物的存在。这些实验设计细节都是为了使锚定效应更加明显,实验结果更加显著。
锚定效应在众多领域判断与决策问题的研究中得到验证,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商家打折,划去较高的原价,在旁边给出一个新的较低的价格,于是划去的较高的价格就成为了消费者衡量商品价值的“锚”,原价越高,消费者的锚定值就越高,此时如果现价很低,消费者就会觉得占了大便宜,进而很容易做出购买决策。
股市中也存在锚定效应。就是把股票价格和买入成本锚定,股票价格超过买入成本,有盈利,我们会很开心,反之股票价格低于买入成本,有亏损,我们则会很沮丧。之后我们的决策往往会锚定我们的买入成本,而不是股票的实际价值。有一种说法叫,将价格和买入成本锚定,是一种自发的直觉,属于第一层次的思维;将价格和内在价值锚定,是一种思考和控制的结果,属于第二层次的思维。
所以,人生需要时刻做好抛“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