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10月份在王主任的引领下读写群共读孙云晓老师《习惯养成有方法》。书中孙老师运用生动的案例以及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给我们阐释了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以及学习的习惯,阅读第4章学习的习惯一节“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管什么事先做起来。一个做字改变了教育的方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在生活中见到美好的事物,我都特别喜欢:喜欢旅游,喜欢阅读,喜欢听音乐……总之喜欢甜美优雅的生活,但是自己却对这些一无所知。旅游不会看地形图,阅读可以在书海中遨游,感觉文字的曼妙。在音乐中享受节奏的韵律带来的听觉盛宴,我感觉妙不可言。
一直以来自己总沉浸在自己的王国,却没有丝毫进展。朋友告诉我,不管什么事先做起来。先完成,再完美,比如阅读。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书海遨游。17年萤火虫之夏,我见到了童喜喜,回来后一口气买了十几套相关系列的书籍,自己先读起来,在书中我结识了花儿老师,看到了不一样的班级生活。参加了网师学习。 在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郝晓东老师这些高人的引领下,开启了自己的阅读之旅。我深知自身愚钝,但是我愿意沉浸其中。郝老师说过:不怕慢,就怕站。先读起来,跟上队伍一点一点地啃读。于是我在家里开始了自己的阅读。
奇妙的是,在我的阅读下,我的孩子也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变化,从绘本《猜猜他有多爱你》《爱心树》,儿子也在书中乐此不疲,每天给我讲故事,晚上睡觉前成了我们母子间最美妙的时光。就是在这种曼妙时光下,孩子上三年级接触作文竟没有任何胆怯心理。我想这就是积淀的力量。 正是由于前期的大量阅读才有了现在的不惧怕。孩子现在高中,在语文方面,他还是有事没事的时候喜欢拿上一本书读一读,有时我与他交谈,他竟说这是一种消遣的方式,阅读习惯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也愿意在班级中读起来。我重在引领,我先读,然后挑选喜欢阅读的,带动班级一起读。今年新的班级中有几个比较棘手的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总是无所事事。于是我就在班上进行大声地读,孩子们静心地听着,他独独没有事儿。但是我不担心,一天两天三天……一个周二的下午我惊讶地发现他拿起书架上的米小圈,端端正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滋有味的看起来。我在他旁边站了许久,他都没有发觉。我当即对这种行为予以了表扬,你看亚琪也能够静下心,读书真好。“书架上的书你可以随意拿来看看,完以后要及时归还,不要弄破哟”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了。当天放学的时候他告诉我今天已经看了两本书。我当即在全班同学中说“你只要想看,我们都支持你。”
我当然知道这只是一时的兴起,他看过两天书以后又回归了老样子。写生字或者阅读的时候又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但是我相信坚持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全班同学都在做,他无形中就会观望模仿甚至学习。
真的在班级开展阅读交流分享的第一次,我让他坐好,他认真的听了同学们的分享。当第二次进行阅读分享活动的时候,他举起手要求参加。我让他站在讲台上,他给大家讲的是《两只羊的故事》。虽然稚嫩,却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就是一次伟大的改变。问题学生背后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引领者,他首先做一个好人,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单凭简单的说教,有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此刻,阅读就是一把有力的抓手。
看到亚琪的变化,我感觉阅读真的充满了神奇的魔力,他像魔法棒一样,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改变。于是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每周针对单元主题课前10分钟演讲。刚开始指定,随后自由参与。先让孩子们说起来动起来。每周三的阅读分享,雷打不动。下午到班以后,我要求孩子们入班即静,闭嘴看书,利用课前的时间进行读书。
我深信:对于阅读这件事,我们一定要想各种方法,把他们带进去。可以根据孩子们的阅读年龄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也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
这两天种子峰会书香教室分享童喜喜就给我们交流介绍的阅读方法,比如群文阅读,多维阅读,给我提供了一个参考。
在教室里作为老师我们就是这个王国的主人,我们要做一个领读者引领者,引入孩子进入书籍的殿堂,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可以利用5分钟通过一个故事让孩子们思考一下,师生保持好心情,共同开心读起来。
阅读这件事是需要我们老师想办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做的。孙老师的这本书以及学习交流中提出的有用的方法,我现在就在班级中慢慢用起来,相信只要做起来,在班级中天长日久就可以慢慢实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感受文字的魅力,相信通过这样的训练,每个孩子都能够徜徉书海,尽享美好人生,师生一起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每天进步一点点,向着幸福出发,向着美好前进,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此我会不懈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