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从小学低年级步入高年级,越来越多的父母感受到孩子在试图挣脱自己的控制,教育的无力感让有些父母倍感烦恼。这个时候,更多的家长选择求助于老师,认为老师的话最有效果,甚至希望老师接手孩子的家庭教育。
作为老师,处在两难境地。作为教育者,深知学校教育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可面对孩子父母却又难以拒绝。于是慢慢的,孩子心情不好,可以找老师疏解;孩子上课习惯不好,老师需要经历一两年的时间训练,即使这样也并不一定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孩子不写作业、孩子总是忘记带作业等等都变成了老师在想办法纠正,而且还要安抚焦虑的孩子父母。等等,觉出有什么不对了吗?是啊,这个孩子的监护人究竟是他的父母还是老师?
尽管说出的话有些伤人,可我还是要说:孩子是您的,有些东西老师真的替代不了!那么就细数数那些只有父母才可以完成的。
首先要说的是,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需要培养的能力,当你错过这些关键期,意味着之后你会花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幼儿园阶段,是建立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的最佳时期。不要急于让孩子学这么多兴趣班,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多数在10分钟,长时间的兴趣班并不可取。不如选择一项可以坚持下去的体育运动或是艺术类,不过如果坚持不下去就不要花这冤枉钱了!
小学1~4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基本接近大人,15~25分钟,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有问题学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如果了解到孩子听课出现分神、作业不完成的情况,家长简单但持续的干预是非常有效的。需要除此之外,学习的意志品质在这个阶段也是需要家长格外关注的!要在生活和学习中,渗透“韧劲”。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的行动会给孩子更多的启示。这一阶段通常出现的问题是:家长的忽视。觉得又没影响成绩,有什么关系?我只想说,后果真的很折磨人!
小学5~6年级,由于孩子独立的意识出现,他会不满现状,表现在会经常顶嘴,对家长话语的权威性产生质疑。而教育的无力感在这个阶段有些家长就已经体会到了。这个时候需要继续解决上一阶段的未解决的问题,那么谁来和孩子对话?选择家里最有话语权的那位,通常话最少的那一个,对,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了,爸爸负责和孩子沟通,但日常孩子行为的管理估计还得靠妈妈完成。通常的情况是:爸爸出面谈,孩子好几天,而后不停出现反复,这是正常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反复这一过程,直至孩子有所改观。导致这一阶段孩子出现失控现象的原因,通常出现在父母情绪失控、措施不能持续。如果在上一个年龄段你选择了“放任”,那么从现在开始,请你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说到这里,我想对父母的理解最好变成监护人!老师只能在学校课堂上进行学校教育,而孩子的人生教育是由家长主导完成的。学校教育要想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的是相应的家庭教育要跟上!在教育界流传着:学校教育要抗衡家庭教育,5+2=0。举个例子,关于上课听讲走神这件事,老师在周一~周五的每节课反复纠正,回到家之后,听着音乐写作业,开着电视背单词,吃着苹果复习,你觉得他上课真的能注意力集中吗?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教育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简单,也没有大家所期许的那样一定有效!
文章的最后,想说给那些已经错过教育最佳时期的监护人们: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失误,用长期、温和、智慧的行为帮助孩子,收起挑剔的眼光,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每个孩子在我的眼中都是童真的,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