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大家从幼儿时就开始背诵,可谓妇孺皆知,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今天的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少年时期的白居易以及他的部分作品。
生逢乱世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权日见削弱,藩镇(节度使)拥兵割据,截留赋税,和中央对抗。宦官掌握禁军(神策军)大权,专横贪暴,无恶不作。统治阶级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百姓流离失所困顿不堪,我们的杰出的诗人白居易就在这样的时代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诞生于河南郑州新郑县东郭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官彭城(今江苏徐州)令,因劝说徐州刺史李洧服从中央而有功,升任徐州别驾(州刺史的辅佐官吏)。白父见战乱不休,便送居易到南方去避难。白居易十一岁就离家远游,以后南北奔走,备尝作客之苦。
天赋与勤奋
从来谈白居易生平的人,都喜欢根据他自己叙述以及别人记载的话,说他小时侯如何聪明绝顶,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懂得辨别声韵。这当然也是事实。但更重要的,他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诗人,是由于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使得他在青年时代刻苦读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加之在十几岁时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接触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增加了感性知识,深刻认识他所处的是怎样一个苦难重重的时代。白居易在《朱陈村》中写到:“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可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白居易是从小就有了很不简单的经历。
弟兄羁旅各西东
白居易有首七言律诗《望月有感》,记录他自己兄弟家人分离,以及当时的社会的混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从他家庭分散的情况也可反映出当时社会不安的程度。“时难年荒”和“骨肉流离”应该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心疾首的事,决不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
天才少年
唐德宗贞元三年,白居易刚满十六岁,已经写出不少值得永久传通的好诗。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首五言律诗就是这首: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于这首千古名诗还有个趣闻,史书《幽闲鼓吹》、《全唐诗话》均有记载: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況戏之曰: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及读至《原上草》云: 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曰: 有句如此,居亦何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据说年轻的诗人白居易初到长安,拿着一卷诗送给当时的名士顾祝去看。(顾况,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顾况起初很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一眼觑到诗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时,便开玩笑地说道:“长安的米价很费,要“居”下去是很不容“易”的呀!”等他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之后,立刻改变了口气说:“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居亦不难了!”
顾况为什么欣赏这两句诗?
春草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纵然肆虐,也无奈它何。诗中表达了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联系到人也应该坚初不怕折磨,要顽强地活下去。
白居易把人对自然的真感情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全诗而言,前六句写自然界的由枯而荣,后二句切合题意送别,写人生之由合面离,把自然和人生作了对照,更觉情味无穷。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白居易就已经是才情卓越了,日后谱写的著作《琵琶行》《长恨歌》等体现了白居易善于观察社会,体恤民间疾苦,应是从少年时期就烙印下了深深的痕迹啊。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评论,转发~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