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妤『今日推荐』
你是否也有“社恐”?你知道造成“社恐”的具体原因吗?想要克服“社恐”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社交恐惧”不止是性格原因,还由我们习惯的思维模式决定。作者列举出了影响我们社交的三种负面思维模式,详细分析了其背后的心理动因,并给出了具体的改善方法,干货满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没什么事是好或是坏的,但思维却使其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决定我们对事情拥有什么样的感受,不是取决于这件事的结果,而是取决于我们怎么思考它。正如同样一件事,对于甲来说或许是小事,对于乙来说,可能无异于世界末日。
这句话尽管有点鸡汤的味道,不过只要我们没那么过分乐观去分析它的话,这种思维的转变,从而影响个人体验发生改变的做法,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这种观点用在与人交往上,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很少跟别人结怨,去到哪里都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受到欢迎,而有些人则安安静静地待在一旁,依然会被人嫌弃呢?
与其说是我们的性格造就这种情况,倒不如说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了这个结果出现。
一些社交困难或者内向自卑的人,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感到难堪,以致产生强烈的回避念头,然后被人无故非议,甚至被排挤,很大程度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事,恰恰是他们什么事都不去做。
人际交往,不可能原地不动就能与他人建立关系。只要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只要我们跟别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地要跟别人建立起某种关系,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利益上。只有把我们的社交焦虑减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融入不同的社交群体之中,做到我们想要做的事。而第一步,就是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让我们走出负面思维模式的困扰。
影响我们社交的负面思维模式,大概有三种:创伤性回忆,预期性焦虑,偏见性认知。
创伤性回忆,就是过往的遭遇,导致在心理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当再次面对相似的情景时,这些回忆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
在恋爱关系上,创伤性回忆更容易体现出来。上一段恋爱被另一半无情地抛弃,那么遇到下一个喜欢的人时,往往畏手畏脚,不敢主动踏出第一步,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他们担心,这一次的结果会不会跟上一次一样,同样导致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之中。
有时尽管事情过了好久,但潜意识仍然保留着那段回忆残留下来的感觉,于是一旦面对相同的情景,就会让他们对事情产生相似的感受。这时他们很可能就会逃避这件事,尽量不去触碰,减少痛苦的感受。
预期性焦虑,也是很常见的负面思维。这种对未来可能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情,过早地产生焦虑感,对我们会造成很显著的影响。
假如我们事先就认为我们跟对方聊天,会引起对方的愤怒,我们就会避开这一行为。如果我们认为这份工作会做不好,我们就不会开始行动。
这种一种思想上的消极倾向,很容易消磨我们的自信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总觉得自己无力胜任任何事情,整天担惊受怕。一旦这种思想用在人际交往上,则很难跟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了。
偏见性认知,就是对真实的事情产生歪曲的认知。上面两种思维模式,某程度上也是属于偏见性认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毕竟被上一个喜欢的人抛弃,不代表下一个喜欢的人也会抛弃你。担心是很正常,但如果过分执着这个观念,就是属于一种偏见的想法了。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或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见,只是还不至于到偏执这种程度,所以对我们影响不大。假如我们过分地执着一些事情,认为肯定会是某个样子,觉得一定会出现那个情况,这就属于偏见性认知了。
例如,总觉得别人说的话是针对自己,总觉得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审视,总认为自己没用,总认为一件事情出现一次,以后肯定会经常出现等等。把一些事情过早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定性,就属于偏见。我们一定要加以注意。
想要克服这些不良的思维模式,我们必须要做到两步:1、明确你的想法,2、选择正确的想法。
这两步,对于我们去做什么事,都是应该要遵循的步骤。但这篇文章是针对人际交往而说明问题,所以我就以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做例子。
明确你的想法,就是要让自己确切知道,当处于某种情境下时,你内心到底正在想着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我们就不可能由此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那怎么找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呢?可以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然后设想自己可能遇到的情况。这一点,可以用过往的经验来分析得出。
从这个列表可以看出,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往往会对这件事先产生感觉,继而才对这件事有一个清晰的想法。正如你失恋这件事,你先感到痛苦,然后才会产生“他离开我了,我这辈子不能没有他”这样的想法。
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是由这件事带给你的感受而产生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失恋这件事的感受是失望,甚至是解脱,你的想法想必肯定不会是前面那句“我这辈子不能没有他”,说不定就是“旧人不去,新人怎么来”。
也就是说,当你一些负面的想法出现时,你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引起的。你害怕跟陌生人交谈,造成你害怕的原因,你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有这个感觉。毕竟你不可能一生出来就是这样子,那为什么别人却不是这样呢?
搞清楚起因,你才能明确你的想法。原来你害怕跟陌生人交谈,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教导陌生人是坏人,或者曾被陌生人欺骗,于是你便从中得出一个想法:我无法跟陌生人很好的交谈,因为我不可以。
或者你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是因为一直以来你都被别人打压、取笑,以致性格慢慢变得谨小慎微,于是你从中便得到这个想法:我真没用,做什么别人都看不起我。
当你明确自己的想法之后,知道其背后的原因,接下来就是做第二步,就是选择正确的想法。
你要重新审视这些想法,对这些负面的想法提出质疑,是不是真的是你认为的那样。到底是真实的这样,还是别人认为的这样?设想一下,下雨天,别人认为这种天气会影响情绪,那你的情绪是不是真的会受到影响呢?还只是你被别人暗示了才受到影响到而已?
那些负面的想法和认知,你必须对此提出质疑,学会用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于一个有社交焦虑的人来说,他们选择的想法,往往是对自己不利的。比如一个人从他身旁走过,没有看到他,什么表示也没有,他可能就会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故意忽视他。
但这种想法,是不是事实呢?未必。这时,我们必须选择正确想法,也许别人只是想事情太入神,才没有留意到你罢了。我们不能专注一种可能,还要看到事情的其他可能性。
很多人深受社交焦虑和自卑内向之苦,以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都受到了极大的困扰,往往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去选择正确的想法,来改变自己的思维。他们只选择一种方式,也是负面的那种方式,来解读遇到的事情。长此以往,他们还怎么能够提升自己呢?
所以改变自己的选择,正是我们想要做的。我们可以做一个表格来转变自己的思维,从前面的内容上,再加上三种。
改变自己的负面想法,可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情,不要只是想,要把它们用笔和纸写下来。每天都写,遇到情况就用这种方法记录,然后改变。
当你把这种方法运用得足够多的时候,你的想法才会变成稳定的转变,接着就能够透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否则,你只是想,想得再努力,对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坐下来,在某些事情上,明确你有什么负面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找出背后的原因,选择一个正确的想法,再按照写下来这个想法去行动,你就会慢慢撇除不好的思维模式了。
记住,每当你遇到一些事情,在你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是负面想法,你都要用这个想法过滤一遍。审视这个负面想法,到底是事实,还是只是你或别人的偏见性的认为。然后思考其他可能的选择,选取正确的想法去改变,行动。坚持下去,你能够获得改变。
当然,最后还要说一点,就是不要给予自己太多压力。
一些社交焦虑和自信心缺乏的人,常常对自己增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压力。说个话,也希望自己从沉默寡言,一下子就变得幽默风趣,有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觉。一旦意识到自己做不到,就开始担忧,退缩,怀疑。这也是属于一种负面的思维模式。
其实,我们只是普通人而已,干嘛要对自己提出这么多不合理的要求呢?人是一天一天慢慢变好的,而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来个大变身。对自己,对他人,保持一个平常心就好了。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我想,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