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武格斗事件成为网上热话,也如这几年来在香港发生的事情一样,发展下来总出现离奇荒旦,甚至引人发笑的言论,大家八卦一下就算了,不打算再谈。
倒是李小龙的名字被提起,他去世已有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影响力,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观感形象完全改观,是至今仍然无人能及。
我们在八十年代初出国留学,在学校内,中国人,甚至是亚洲面孔都是罕见,同学们一见我们,几乎劈头第一句便问我们懂不懂功夫,这当然是拜李小龙所赐。非常抱歉,我们普遍都不会功夫,但没有冷却同学的热情,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歧视不敬,总能以礼相待。那时,李小龙其实已离世接近十年,我们却懵然不知地受恵于他的成就和言行。当时我们只知道李小龙是个会真功夫的演员,比那些只靠演技的,自然有更大说服力。
而且那时的武侠片,主角总是以一敌众,往往遍体鳞伤,血染全身的,在最后一刻找到破绽,使出绝招而惨胜,甚至只是同归于尽。但李小龙是完全不一样的姿态,不论对手多少,武功如何高强,也很难伤他分毫,绝对是一洗国人颓风。当然有人觉得他太嚣张,太串,但我们就是看得过瘾。
尽管那时已有八卦杂志之类的刋物,但未至于今天那种无孔不入,事无大小都深入详尽报导。还是后来陆陆续续有关于李小龙的书籍和电影岀版,我们才发现他的深不可测。
他对功夫和电影的热情,自是不言而喻,有不少启发性的主意。但他对生命和文化,亦有不少想法,就像他常挂在口边的:Be water, my friend.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如此广阔的胸襟,深远的生活哲学,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我想,他的经历也应该是塑造他人格的主要因素。
李小龙在三藩市岀生,这个大家应该知道。但他的外祖母是个白人(有说英国人,但有人考究可能是德国人,在大战期间,为免麻烦而认作英国人),那时的中国大家族,男人有三妻四妾是平常事,但娶一个白人女子却并不常见。
而后来,因着这一点白人血縁,李小龙被认为不是纯正中国人,有人以此为由,要求他的师傅不要教授李小龙中国武术。门派之别,当时是根深固的事情。也许是这个原因,李小龙少年时经常跟人打架,转校多次,最后,中学未完成,家人已将他送往美国继续学业。
他在美国完成大学哲学课程,但他也醉心于武术,甚至设馆授徒,而他是有教无类的,不管黑人白人亚洲人,一律欢迎。又因此引来当地华人武师不满,怪他将中国武术传给非我族类的外人!这种两面不是人的经历,真教人哭笑不得。不过只能令李小龙更肯定要摆脱门派之别这种故步自封的思维。
他得到在电视剧集中演青蜂侠的助手,颇受欢迎,他也雄心壮志要在演艺界发展。他构思了《功夫》这个将武术和哲学融合的剧集,电视台非常喜欢这个主意,但对由他担当主角非常忧虑。当时从未有一套剧集是由一个黄面孔的演员担正,他们绝不想冒任何风险,于是找了一个比较似东方人的白人演员,剧集颇受欢迎,就是我们认识「草蜢仔」的这个剧。经此一役,李小龙意识到要在美国闯天下几乎没可能,于是回到香港,此后,一切都已写进历史了。
李小龙的头三部电影,一部比一部好,短短三数年已奠下亚洲武术巨星的地位。美国的电影公司也不得不好好了解这个电影新趋势,最后达成合作协议。《龙争虎斗/ Enter the Dragon》便是这个合作的成品,不过美国公司始终不放心,找来在本土有点名气的一白人一黑人演员John Saxon和Jim Kelly合作,希望在本土票房有点保证。电影后来的收入是相当理想,不过在影迷来说,这电影只算是中规中矩,特别跟前一部《猛龙过江》相比,动作场面完全是比下去了。而李小龙已构思了下一部电影,他分别和五个高手对打,单幻想这个画面已叫人万分期待,无奈电影只拍了不足一半,李小龙便突然离世,留下这个超大的遗憾。
在四十多年前,好像是个很遥远的时代,不要忘记那时的社会依然存在相当严重的歧视和偏见,非我族类已是一种原罪。即使社会慢慢改变,接受和包容的进展并非一蹴而就,即使大家合作,并不表示处处愉快。据一位对李小龙电影有深入研究的大学教授指出,当时社会对其他族裔依然有种种不敬,会作出一些为难。教授特别指出,在《龙争虎斗》中有一个角色叫Mr. Braithwaite ,那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名字,而且没有必要,其用意旨在令那些亚洲裔演员为难,大概有些人看到别人相当挣扎地念这个名字,已足够他们肤浅地乐上半天了。可惜李小龙始终是半个美国人,更是美国大学毕业,难不倒他。不过,他当年要承受的各种指责,批评和歧视,都是活生生的生活一部分。
李小龙在当年的一次访问中被问到,他自己认为自己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时,他回应说,我认为我是人类之一⋯⋯因为在普天之下,我们都是同一家庭,只是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武术跟其他运动一样,总有一天有人会打破你的记录,超越你的成就。但李小龙的胸襟、气度和思想,我真的看不到有任何人及得上他的一半。而他是生活于有各式各样的保守制肘的年代,为什么今天我们反而不能有这种胸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