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给家长的建议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成长在线】
彬彬的爸爸最近非常苦恼,这一个月里他已经两彬彬次到学校给幼儿园的其他家长赔礼道歉了。彬彬今天又把班里的一个小朋友给打哭了,而且彬彬不觉得是问题,看人家哭了还继续打了人家几下。这事也让老师很苦恼,老师为这事也多次找过琳琳的家长,但家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该说的说了,该吓的也下了,但有时琳琳还是会打人……后来,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发现,琳琳大人的行为在上幼儿园之前就有了,过去一直是爷爷奶奶在看着孩子,家里已经记不清孩子第一次打人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孩子打人时爷爷奶奶的反应要么是哈哈一笑,要么是装哭,看到爷爷奶奶哈哈一笑时他就会继续做大人的动作,爷爷奶奶更是被“逗笑”了,看到爷爷奶奶“哭”,最初彬彬会紧张的看着,发现爷爷奶奶过一会又笑了,他就觉得是很好玩的一件事……于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孩子在和小朋友一起玩时,有时一兴奋就会打人,而且看到小朋友哭时也以为是别人在逗他……
【成长视窗】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作为孩子更是如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面对孩子不适当的行为或错误,家长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尤其是在孩子较小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小就把孩子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当做“好玩”。我们需要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正。在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我们应当严肃、严谨、认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不能旁观不语或者过于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甚至是觉得好玩有趣哈哈一乐;也不能想当然地批评、指责孩子,而是要确保自己指出的孩子的问题是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测或臆断。父母的旁观不语,在孩子那里的解读就是父母对自己行为的默许或欣赏;过于轻描淡写,则会让孩子觉得这个问题无关紧要,注意不注意都可以;而哈哈一乐在幼儿的感觉中就是好玩、有趣,就是一种孩子期待的行为,而对进入小学或者初中的孩子而言,往往会理解为对幼稚的“嘲笑”。如果是一种主观臆断,父母指出的孩子的行为是不存在,或者是被夸大的,就很容易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对抗,就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成长之道】
在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或者错误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严肃,但严肃不是严厉,不是声色俱厉,更不能成为情绪的发泄。因为我们指出孩子不当行为或错误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他的不当行为,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更不是引发孩子的不良情绪。通常而言,生活中70%的是情绪,30%的是问题,但70%的情绪往往会掩盖30%的问题,最终往往双方都处在情绪当中,却不知道该解决的问题去了哪里。所以,父母在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或错误时,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指出孩子的不当变成自己的情绪发泄,否则不但想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对年龄小的孩子而言会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形成,对年龄大的孩子则容易导致亲子双方的冲突。
作为父母,要注意把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指出变成实事求是地行为描述,而避免成为对孩子的评价,避免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这就要求在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就是论事,不要因事论人,也就是把要说的问题描述清楚就行了,不要因为某个行为而给孩子贴上“懒”、“笨”、“不认真”、“不学好”等标签;二是要描述当前的行为,而不要“秋后算账”,不要在说今天的情况时把昨天、前天、大前天的事拿到一块来说,秋后算总账;三是告诉孩子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说孩子表现不好或者很差;四是要避免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当我们处在情绪之中教育孩子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成为情绪的发泄,成为对孩子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