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超级好奇,弗洛伊德和佛陀,两个在自己领域都牛逼的人,他们的思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三月份去打地藏七,到最后几天随着学习佛法越来越深入,我发出了释迦摩尼真是个了不起的心理学家的感叹,然后被一群虔诚的佛教徒鄙视指责我不要乱说话。但我真的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思想都是很棒的心理学知识啊。所以看到这本书,发现作者也有意识的把弗洛伊德和佛陀做比较,心里还是有碰见知音的感觉的。
书并不厚,全书主要涉及了佛教里面左道对欲望的看法,区别了一般人认为欲望就是被斩断,要像个清教徒那样清心寡欲。反而,告诉我们,欲望是我们设身立命无法掌控又不能缺少的,它是我们对于现实的自然反应,是我们的天性,也是我们的生命力,作为人是不可能完全剥离欲望的。作者这本书的目的之一也是想告诉读者,佛教并不致力于排除欲望,也不是让我们与欲望一分为二。
那么,该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与修行中要戒守的贪爱、我执又是如何区分呢?贪爱与我执都是一种执着,是想企图抓住不可能抓住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我们面对巨大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一种憧憬。简言之,欲望是个大范畴,而贪爱与我执则是欲望中的某些到了极致的小范畴。比如说,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憋尿了想去厕所,性欲来了想来一发,这都是极为自然的事情,这也都是欲望。但是假如说,饿了一定要吃牛排不吃就宁肯饿死,渴了一定要喝依云不喝就渴死去,憋尿了也一定要去某指定厕所排水否则就把膀胱憋炸,这都是我执,也都是贪爱了。(其实我还是不太明白……)
欲望本身并无好坏,只是我们投射在欲望身上的意识让我们喜与忧,也因此使欲望同时具有了诱人和恼人的特点。说白了,欲望就是那墙内佳人的笑声,多情或者无情的是我们,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让我们或忧或喜。
修行的路上如果能够认清楚欲望与自我的关系,在认识欲望的道路上发现自我,找到自我,认识自我,那么修行就算成功了。书中第117页有句话说到,佛法就是把生活过得丰满,禅修不是某件必须去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活出来的事情。所以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吃饭睡觉走路写字无不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佛法就是指导我们活的更好的道理。如果我说这些话给我同修的有些师兄,一定会被他们骂死哈哈。
这本书里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佛教与印度神话的某些关系。以前钱钟书面对看完自己的书一定要采访自己的记者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难道还要看看下蛋的那只母鸡么?说真的,对于某些书某些作者,的确需要联系他们的生活背景,思想来源。人都是有自己的过去的,佛陀也一样有自己的过去。谁都不是孙悟空凭空蹦出来,我们的所思所想一定会受到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的。所以,我觉得想要了解佛陀,想要明白佛法的真谛,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读一读影响佛陀的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神话啊。
那么,了解欲望到底会如何帮助我们修行,让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呢。作者认为,了解了欲望,找寻了真我,就能够慢慢从执着到无执。当你真正认清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那么对于很多东西其实你就会看淡了。有了真正的法喜,那种无上得快乐,讲真还真不太能对物质有过多的偏执。(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对……那你就保持你自己的看法呗)
作者借助印度神话故事《罗摩衍那》,告诉我们:我们总是想要占有自己喜爱的事物,不断努力想和被我们客体化理想化的对象合二为一,但是到最后显然都失败了而且很痛苦。因为被我们客体化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比如说,母女关系中,女儿总是想占有母亲的关心,却没想过母亲本身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又比如说,谈恋爱的时候,总想着把恋爱对象神话,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欲望,到最后当然是一拍两散了,对方是个独立主体,也有自己的想法又不是那啥啥随便你怎么弄呢。前几天看过的一个帖子,一个妹子问她男友不顾自己的感受强行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的男友还该不该要。其实就说明了,假如我们不能意识到所有关系里,对方是和我们一样的独立主体,把对方单纯当作npc的话,对方一定会要我们好看的。
看到这里,我对我和母亲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许在我每次要求妈妈作为一个母亲给我承担责任时,却没想过她也是一个女人,也有她自己的情绪,人不可能是完人,妈妈也不可能是个完美母亲。过度要求她只会让我们的关系陷入困境。
总体而言,关于欲望的误区,关于修行的真谛,关于亲密关系的认知,这本书都有涉及到,虽然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舒服,但大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至少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让我对佛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看法。但是佛陀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可能是我看书不太认真,真的没太看出来……有时间我再看看,也许会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