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作家保罗·弗雷勒写的这本书,书名就很吸引我。刚看这本书,首先是觉得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写给胆敢教书的人”给人几重含义:一是教书是一件很神圣很庄重的事情,许多人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是又爱又怕的。二是教书这个职业有它特殊的意义,教书者自然对待教师这个职业也得敬重起来。
在序言里,说保罗·佛雷勒这部富有洞见的作品是对资本主义教育的“储蓄模式”的重要回应,这种教育模式了很多纰漏,当下仍在制造更大的纰漏。对于资本主义的教育“储蓄模式”,我并不是很了解,而且还是第一次听说,我在以后的读书中,会深入了解下这个概念的。
作者弗雷勒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第三世界,但是并不仅仅用于第三世界,同样适合第一世界第二世界。
弗雷勒教会学习者要将他们自己视为在既定的社会中生活和生产的人。他要求学习者摆脱他们所经常感知的麻木与古板,要求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文化的创造者,引导他们去了解文化的人类学意义。在巴西,平民阶级处于比较低的地位,但是他认为这并不是神安排的旨意,更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所以,平民阶级有权学习知识中,更有权认为自己是文化的创造者。我也认为,在教育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并不是哪个人出身高贵,他们就能权利享受到学习。我们看看现在许多成功之士,他们的出生条件也并不是很好,家庭也不是那么富裕,但是他们从小就热爱学习,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他们还会自学成才,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他们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智慧。知识在人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关键是看人怎么成为知识的主人来运用到它。
译者对他的教学的评价是,弗雷勒方法它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取决于以学习者的实际为起点,由他们已知的东西、事物的实用价值、日常生活中的事实和他们的生存状态入手。他通过尊重知识、由常识出发,由引导人们超越常识。弗雷勒从事的不仅仅是扫盲教育,而是对教育关注的中心具有政治属性,我们对他的观点应该有广义的理解。
他很重视发展与学生的对话模式来意识到自身的存在的能力。
以下,我们从他写给教书者的10封信,来看看他的一些教育上闪光的思想。
1、教师一定要有爱心
“没有爱心,教师的工作将失去意义。”
教师要有爱心,这一直是人们所要求的,我认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先决条件。没有对学生的爱,怎么会耐心地教他们,后面一系列的教育都是没有用的,没有爱的人不配当一个教师。
“教师,同时也是学习者——工作,既有趣又严格。它要求严肃性,以及科学的、物质的、情感的准备。它是这样一种工作,要求那些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培养特定的爱,不仅爱他人,更要爱教学所包含的过程。没有爱的勇气,没有不轻言放弃的勇气,就不可能有教育。”
爱是没有条件的,即使老师的工资低,待遇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爱还是存在的。因为爱是存在于内心的,是发自内心的,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改变。爱学生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有价值的。
另外,他对教师的要求还有包括有:谦卑、宽容等,这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2、教学的过程
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教就没有学。对于一位老师,也是如此,老师并不仅只是教书的,他同时也是一位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作者就认为,教学是以教者亦学的方式进行的:一方面,教员认识到了先前已经习得的知识;另一方面,当教员观察初学者如何好奇地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时,他们也能发现不确定性和正误。所以,教与学是同时进行的,两者决不能分割,而现在一些老师是不是没有做到这一点?
“教员的学习根植于对学生未知欲的参与以及求知的全过程。学生们童真的求知之路常充满了有意义的提示和问题,这些提示和问题都是教员从未注意过的。但现在,当他们教课时,他们不是思想官僚,而是未知过程的重构者——这也是他们将自己灵敏易感的意识主体向学生猜测、无知和辨别敞开的缘由——能这么做的教员在教的过程中所学甚丰。教员首先要学习如何教,但他们是通过传授在教的过程中重新习得的东西,才会如何教授的。”
教师不是万能的,确实他们不是思想的官僚,我很喜欢他提出的“思想官僚”这个概念。思想本来就是用来分享的,而且老师把自己的思想分享给学生,引起他们的思考,引起他们的想象与向往,这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老师也并不懂得很多,一个人总是一个未知的过程,有一些知识老师也是没有接触到的,或者他们没有太多接触到,但是在他们教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识能够重构,对已知的东西会有新的感悟。学生不懂的东西,可以及时的和老师说,老师与他们一起思考,一起分享快乐的解答过程,这也会增加他们的师生关系,何乐而不为?
3、创造性的教学体验
他说,“教不仅是引人注目的,更是围绕理解与沟通展开的创造性体验。”教学注重理解与沟通,没有理解与沟通,教也是白教的,教也没有效果,这就是浪费时间,也是浪费精力。既然是要教学,那就教好它,教出新意来,教出来的效果会让学生很满足,让他们觉得很受益,这样的教也是有意义的。
教要有创造性,这也是与“课堂每一节都是新的”的观念是相似的,现在许多教育家都在呼吁课堂的创造性与独特性,这些努力教师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在这一方面努力的研究并实践下,相信会成为学校优秀的老师的,这也是对自我的一个鼓励。
4、读与写不可分割
在我的经历当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几年的时间里,感觉学得最多的也就是对书本的阅读与解读,其次就是做课余的作业,写作的这一部分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初中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有时还因为其他的课而没有上成。高中也只是高一时语文老师要求过写周记,以后就没有了,我们的精力主要是放在准备考试中,考好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因而我们做题的时间比较多。写作,在应试教育的这个大背景下,老师完全没有重视过。
但读与写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我们阅读也是为了写作,阅读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写作能锻炼我们的阅读思想能力,这两者在我看来完全不可分割的。作者也说过,“读与写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我们学会如何阅读时,我们是在已学会读和写的人的作品上进行阅读的。当我们学会阅读时,我们是在准备同时写下我们在社会中进行的谈话。”
“在教育中,没有读和写,就没有学习、未知、掌握对象的主观性、批判地认识对象存在的理由。”由于忽视我们的写作教学,现在毕业的学生有许多在这一方面上能力明显不足。现在什么职业都需要写点东西,要写公文,要写报告,写申请等,太多太多,我们学了那么多年书,却动笔写时写得都不如小学生,这像话吗,这简直是一个笑话。重视对写作的训练吧,这也是一个读书人的根本的修养。
5、怎样面对文本:认知的好奇
阅读文本时,就像与好朋友对话一样,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但是阅读与学习也是一样的,并不是简单的识字、分句、理解意思就行了的,而是要比这想象的要思考得多得多。
“文本很少能轻易地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同样,并非所有求知欲都能深入文本去探究其真相、秘密和弱点。只有认知的好奇,即通过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带着揭示它的意图与乐趣去走近它,才能拉开揭示文本的序幕,而这种基本的好奇仍是不充分的。以这种好奇去走近文本、检视文本,我们依然得向文本投降。”
也就是说,在我们面对一个文本时,我们先要理解它,然后要带着好奇,带着思考,带着乐趣去阅读它,消化它,理解它,这也是基本的前提。其实,对文本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间的交流,是读者与作者相遇的媒介。
它是介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写作,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充分理解作者的意思,所以我认为知人论世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家他写的文章总有他写的背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有什么样的心境等,都是创造的缘由。我们阅读文本时,不要恐惧它,要有信心地去读它,用心去读,带着好奇,不懂的地方多查些资料。有了这些努力,必然会理解得到文本的意思了。
还有,作者也提醒我们注意,阅读文本也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文本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我们读者对文本的再写或“重写”,融入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很重要的。“我把阅读说成是介于读者和作者间的写作,文本最深刻的意义也正是读者的创造,原因即在于此。”许多人在一起阅读更好,会有更多的讨论与想法,彼此交流,会得到更丰富的意义的。
6、提高教师的工资与地位
提高老师的地位,这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有些国家不重视教育,当然也就不重视老师这个职业了。
我们国家近些年来,一直提倡提高教师的工资,国家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政策。的确,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和教育直接有关的那就是教师了。现在也提倡教师的工资要与公务员的工资齐平,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法。
如果不重视教师的工资与地位,国家的教育就提不上来。作者就体验过在巴西一些官僚是如何地对教师进行打压。一些傲慢的行政官员,把师资培训当成“等待结婚”的权宜之举的培训者和参与者,这太轻视教师的地位了。在作者的思想中,在这本书中,都有他教师参与对抗这些不重视教育的行为,提高教师的地位而奋斗,这就是为什么他的教育思想有与政治有关的原因所在了。“教育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教育学的问题,它们还可能是政治问题、伦理问题和经济问题。”
7、关于课堂
在这十封信中,有一封是写初登课堂的,足见作者对于教育的关心,这些细节处他都有注意到。
初当课堂的老师,难免会遇到紧张的情况,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面孔,一个人站在上面讲,也不知讲什么。除了紧张,也会伴随着产生害怕的心理,他们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也怕在上课时遇到学生提出他们答不出的问题。
“教师在教室里所面临的具体情形顿时与之前学过的理论毫无关联。也许先前学过的理论与具体情形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是此时,这位教师已经被不牢控制住,除了震惊、困惑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个描述很正确,我接触的同学刚刚当教师的,他们说他们第一次上课都会遇到紧张与害怕。
我们知道这些紧张与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必须得去克服它们。他提出一个解决办法是:“直面害怕不是掩盖害怕,这是我们克服害怕的不二法门。”许多时候会因为紧张,在大多数人讲课时对自己的讲课而觉得受损。但是我们要面对这些缺点,而不是掩饰起来,哪些不对的地方及时的改正。错了可以和学生说,不要怕丢面子,学生反而会因为你的真诚而更加喜爱你,他们喜欢这样认真真实的老师。
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我们就会慢慢克服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并且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不管是以后还是当教师,我们应该记住这一句话,给我们共勉:“现实中,面对害怕是将害怕转化为勇气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