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看到大企业卸磨杀驴的情况,和老总一起拼搏过来的管理型或技术型人才,在公司走上正轨后,被开除、劝退、打压,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初期,财力有限,老总为了留住人才,除了画饼充饥,还要低三下四,和对方称兄道弟,因而积攒了满腹怨气。2、人才创造了足够收益,并且公司在稳步发展之后,老总自觉可以按部就班,不再需要这些人才。3、新人比老人听话,唯唯诺诺。
《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句话,可以很贴切地形容这件事: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但凡成大事的人,许多都是在困窘中崛起,在功成名就时离心离德。民间也有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真是这样。为什么在困窘中能够崛起,而功成名就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呢?因为在困窘的时候,对人才能够竭诚以待,虚心求教,而功成名就了,有钱了,身边“捧”你的人就多了,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许多人都捧你,你就觉得自己真是很厉害了,觉得成功就是因为自己,而不是人才。
我们看好多夫妻,也是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两个人一起努力,家庭事业蒸蒸日上,男人有钱了,身边就会出现一些形形色色的诱惑,最后在外面沾花惹草,家庭分崩离析,道理不是一样吗?
只有人才才懂人才,一个人有多大成就,与他的学识是成正比的,学识不够,又没有人才辅助,公司越做越大,力不能支,最后忽然某方面接续不上,动荡、低迷直至破产。
要想保江山,人才绝不可少,更不能嫌多,否则的话,想要安于现状,也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还有一种情况,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入不敷出的时候,反而降薪,或增加工作量,进行人力资源压缩,这是一种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的愚蠢做法。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两点:一是员工之所以为工作尽心尽力,根本原因还是在工作待遇,待遇比别处好,才想在这里有长期的规划,如果待遇下降,工作态度必定受到影响,因此造成的损失,恐怕比节省下来的人力资源成本要多得多。
比如说一个对客服务的公司,因为员工的态度,或者因为员工整体的精神面貌萎靡,而放弃与公司的合作,这样的损失和人力资源成本比起来,孰轻孰重呢?
二是被“折腾”走的员工,往往是精英。因为精英有自主择业的能力,我不在你这干,到别处也一样有好待遇,所以这样的员工往往是第一时间辞职的。能留下来的什么样?要么靠工龄有了较高的收入,要么无一技之长,离开这里去哪里都无从落脚,这样的员工才会在“折腾”下选择留下来。
大浪淘沙,所有的珍珠都流失了,剩下一堆沙。而沙子筑成的城堡,又是否坚固、有凝聚力呢?不言而喻。
同样借用魏征的一句话,奉劝所有的“成大事者”:“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