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向社区开放
——校外人士参与学习的挑战
继续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第二章~改变教学--学校改变P74--80内容。
一、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1、校内
开放了教室,在校内建立起“合作性同事”关系
2、向外
向社区敞开大门。
3、原因
学校的改革只能从内部开始,但是为了把改革继续深入下去,学校内部的改革必须要有来自外部的支持。
4、存在问题
现今学校的不幸就在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学校的改革其内部的障碍是来自教室墙壁(在小学里)的阻隔和学科的壁垒(初中和高中),而外部的障碍则主要是学校和地方的隔阂,以及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不信任。
5、为什么要让教师和家长齐心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即便都是家长,每个人的教育观也是各有不同的,对学校对教师的期待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年级的家长一般也不大能合作。比如要让家长委员会里推选出一名负责人,大家会若干天的连续争论,各自各持己见,分化成一个个的小组,形成比较固定的人际关系,而难以团结一致,现实就是如此。
6、 怎样使教师和家长合作成为现实?
教师不信任家长,家长也不信教师,只要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要全面的推进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可能,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也没有可能,必须改变,一旦学生遇到挫折,教师就把责任推卸给家长,而家长又把责任推卸给教师的状况,教师和家长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如果仅仅有教师单方面的向家长主动伸手,或者家长单方面的协助教师,都是不能实现这一课题的,只有双方都各自自觉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将合作变成现实。
二、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
1、教师和家长合作关系的实现
把各个学校型的家长“参观教学”改为“参与学习”。
2、为什么让家长“参与学习”
因为要克服父母,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他对儿童的教育私有化的教育意识,就必须让家长有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经验。
3、效果
自从家长们参加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后,学生变得更听话了,每个学生都能安心的学习。
4、产生好的效果的原因
首先,家长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是“参与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其次,随着参加次数的增多,家长们不再局限于对自己子女的照顾,对别的儿童也开始进行帮助他们的意识也从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逐步的向教师中的全体学生,甚至向学校的全体学生扩展了。再次,过去教学参观只是母亲来参加,而改革后,不但祖父母也才来参加了,而且连父亲也来参加了。
5、家长参与的方式
有的作为小组学习的讲师来参加,也有的代替教师来授课,还有的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听课等等。
在参加这些活动之前,有的家长事先跟教师商量过,但大多数都是当天临时决定参加什么活动的,有的家长与教师合作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也有的家长只参加一节课的学习,但是无论是怎什么样的形式,都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参观”了,家长们亲自加入到了授课和学习的活动中。
6、家长和教师的变化
过去保持沉默的家长们,开始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了,同时原先那些有些不满和持批评态度的家长也通过“参与学习”充分了解了学校的现状,开始向校方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
教师们开始信任家长来,不再畏惧家长们的批评和要求,而是认真坦诚的听取家长们的意见了。
一旦上课发生了什么棘手的事,教师们也能坦率的跟家长一起商量解决,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在明确各自责任的基础上的团结,合作的关系。
三、为形成学习共同体而努力
1、“客串教师”让家长认为参加这样活动的,只是少部分有特殊能力和技能的人。这是“参与学习”最初阶段的形式。
2、“参与学习”的方式,不能过分注重授课的完美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家长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3、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学校就能重新成为“学习共同体”。我们绝不能低估社区和家长的能力,而学校也是一个还有无数的可能尚待实现的地方。
四、结语
通过今天的阅读,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信任?
2、“参与学习”就是参与听课吗?这与我们部分老师使用的“陪读”区别在哪里?
3、家长参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如何确定?如何督促?
4、如何打造完美的家校共同体?
这也是新学期我要着力深入研究的课题,也使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好的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本质,内容、原则和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