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心理群妈妈们的讨论,不禁想为大家推荐武志红老师这本书。
武志红老师是国内知名的心理专家,他的公众号我关注了很久。正向扉页所介绍的一样,作者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个自由的旅程。本书225千字,2014年第一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通过四部分表达了他的论点:
1.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2.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3.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4.中国式家庭。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恋爱到深处,我们会退行到孩子,恋爱中的退行是希望恋人来治愈自己。在恋爱中,婚姻中,重复过去的模式和错误,也是因为想治愈。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在5岁前成型,无论父母给出的爱足够还是匮乏,我们都会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在看似荒诞的恋爱关系、家庭关系中,背后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夫妻间的沟通以交流感受为主,而不是以评价为着眼点的“解决问题”。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感受到彼此,从而相互理解。我们要了解,发生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比事实更重要,与其花时间揣测事情的原因,不如静下心聆听对方的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去沟通,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意图,更容易达成有效沟通。比如,妻子只是想在丈夫面前倒倒苦水,但是丈夫却没等妻子倒完,就打断她,说你应该如何如何,结果妻子并不买帐,两人因为观点不同争吵起来,这就是没有感受对方,而是急于去帮对方解决问题,没有理解对方就出手解决问题,一定会败兴而归。
将夫妻关系作为家庭第一关系去经营,爱将会自上而下从父母传递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这个家庭就会稳固,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就会健康而顺畅。
而我们的文化则是重亲子关系,不重夫妻关系。在这个背景下,要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夫妻共同的努力。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第一个分离:分娩。
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如果没有这个疼痛,妈妈的生命知觉会产生断裂。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痛苦而拒绝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为痛苦而拒绝分离一样。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
出生~30天,正常自闭期。
2月~6月,正常共生期。
6月~3岁,分离期。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分离期是微妙,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
1.身体分化期,6月~10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2.实践期,10月~16月,婴儿觉得自己非常强大,这像是一个“背叛”期。
3.和解期,16~24月,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从无所畏惧到什么都怕。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同时,发现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
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如果妈妈无条件地爱他,发自内心理解他接受他,幼儿在实践期的受挫感会渐渐消失,重新自信起来。这个阶段的同时,自主感也在成长,他越来越喜欢自己做主,通过对妈妈大大小小的反抗来保护自主性。这时,妈妈对幼儿的情感的敏锐捕捉非常重要,这种捕捉是一种理解,它会让幼儿感受到,妈妈既爱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
4.个体化期,24月~36月。幼儿彻底意识到妈妈是妈妈,我是我,但他心中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但是,只有分离才能让幼儿成为自己。
第三个分离:与家的分离。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到成人期结束,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分离,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初期亲子关系造成的模式是日后的所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展开,复演。
在中国的家庭里呈现的“溺爱”、“密不透风的爱”、“听话的好孩子”,都是阻碍分离的重要原因。
焦虑的转嫁
如今我们的父母普遍存在焦虑,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父母焦虑的对象,中考压力,高考压力,令中国的父母喘不过气来,这个焦虑和恐慌流向了我们的孩子。
面对高考失败,出国留学又辍学回家的孩子武老师给出了他的看法。
父母要明白,高考失利的孩子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被人否定。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其他事,于是许多孩子只培养出一个心理支柱,一旦这个支柱垮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崩溃了。父母这时候要真诚的与孩子一起面对这个挫折。对于青春期孩子辍学问题根本不是能不能重新上学的问题,而是孩子能不能活下来,精神能不能恢复的问题。这时孩子需要沉睡,他可能表现的自闭,请给他时间独自疗伤,请父母务必理解他们。
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单项思维,挫折会帮助形成另一个方向思维。一贯顺利,一贯挫折都容易陷入单向思维,而只有既顺利又有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项思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既有顺利又有挫折的人生经验的,挫折暴露了我们的弱点,让我们查漏补缺,培养挫折商,这是很重要的一笔心理财富。
中国式家庭
愚孝。这是指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配偶,以及自己孩子的利益,一味对父母作出极大的牺牲。
结婚时选择的标准不是爱恋,不是情欲,常常是安全感。
爸爸把孩子推给妻子。
母爱对孩子造成的吞没创伤。
婆媳关系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
武志红给出的“解药”
跳出谎言: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触碰你内在的婴儿,唤醒沉睡的活力。
最初的母婴关系出了问题,不能在婴儿时许与妈妈构建很好的链接,就会导致内心严重的缺失,这种确实常常让一个人对内在的婴儿意象或冰冷,或诡异,或恐怖,这让他们为人父母后,会把这种无意识的感受投射给自己的孩子。所以,触碰你的感受,链接你内在的小孩,成为唤醒生命活力的必经之路。温尼科特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足够好的妈妈,成为足够好的妈妈有一个条件:原始母爱灌注。也就是说妈妈对孩子有心灵感应能力。足够好的妈妈的关键,就是敏感。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很好的满足婴儿对全能自恋感的追求。一旦这种感觉得到很好的满足,婴儿就可以接受生命中的挫折,接受妈妈,世界和他不是一体的事实。
妈妈看不到孩子的感受,而希望孩子顺从自己,那么孩子的活力就被阻断。他的活力会伤害与母亲的关系,那么,他会发明种种策略来压制自己的活力。活力是每一个生命与生俱来的,他要向外界伸展,索要存在空间,妈妈要肯定孩子的活力,而不是压制。
成年后对原生家庭的了解,不是为自己的不幸找一个借口,而是为了回到那个造成心灵成长停滞的过去,还原它,从而让自己真正的看见那一刻内心的发生,从而获得痊愈的机会。如果一个又一个的母亲觉醒,一个又一个的家庭觉醒,家庭支持母亲,母亲支持孩子,让孩子三岁前体验到,他的欲望是很好的活力,是被接纳,被祝福的,或许一些在家庭中几代人中不断轮回的模式将有机会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