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职场后,经常会有小伙伴遇到这样的尴尬,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方案被打回,领导总是觉得考虑不周全,方案不够细致。而有的人,却能将项目方案做的又快又好,总能得到老板的夸奖。
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能力的差距。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问题其实出现在分析能力上。
今天,这一篇文章,time就给大家讲讲,职场人如何提高分析能力,从而将项目做得又快又好!
这是本文的要点大纲:
为什么分析能力很重要?
分析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是缺失的,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学成才”。学校里面很少会教,家长们也更热衷于让孩子学学画画钢琴等才艺。
这就导致很多十分重要的“软实力”被忽视,分析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分析能力很重要?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做着选择,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在考验着人们的认知和分析的能力。
我们上学考试时,卷子上的题目往往答案都是固定的,你答的是这个,就是对。你答的不是这个,就判你错。应试范围也是有规定的,逃不开课本大纲中的小圈圈。
可是,生活却不一样。我们面临的“考试”没有范围,所迎接的“题目”没有固定现成的“答案”,没有老师给我们“划范围,总结答案”,甚至连“备考复习”的时间都不能保证。
这个时候,上学考试积累的那一套经验就很难再管用了。因为这拼的不是记忆力,不是题海战术,而是我们一直忽视的分析能力!
想必大家都应该有这样一种经历吧,回首过去,总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幼稚,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说出那样的话,做出那样的选择。
我们都有一种思维惯性,在进行分析和认知时,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以往的个人经验,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做出分析判断,这往往就是在脑中思索几分钟,或是一团乱麻般的纠结好几天。这样的分析往往会因为简单粗暴,缺乏条理而失真。
这时就更容易存在错误的认知,做出不恰当的选择。
在我看来,学会分析同样是一门技能,这不仅是将复杂的话题或事物逐渐拆分的过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难到易,由繁到简,也是从已知推演到预知的过程。
学会分析,并不能保证你从此不在犯错,但也好处多多。比如,增强你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做出正确选择的几率,增进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减少无效沟通和思考等等。
这些能力都能更有利于你的职场发展和自我成长。
到底什么是思维分析力呢?
举个小例子。
在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林萧当上特别助理,举办时装展时,当她到了现场后完全傻眼,因为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场地却选择的是露天外景,计划完全搁浅。林萧真的是除了哭什么都不会做了。最后还是闺蜜顾里帮了她,顾里提前做了各种准备,以防万一,让这场时装发布会顺利举办。
虽说是小说的虚构情节,但也能反映出问题所在。
我们在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往往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考虑过于片面。
症结就是出现在分析上。
一个思虑周全的人,往往是个分析高手。哪怕是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会将其进行拆分,从不同的维度上横向拓展,从不同的深度上纵向拓展,一层一层的进行细化,整理和思考。
往往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分析高手却能将其剖析成极具条理的,全方位的“作战图”,这时,也不用奇怪为什么有的人面对突发状况自乱阵脚,有的人却总能运筹帷幄。
就拿刚才提到的举办时装展来说吧,从表面上看就是选择会场,确定时间,确定嘉宾,布置会场等流程因素组成,我们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好了。
可是,在真正的具体实施中却会有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
分析高手不仅仅只是从流程因素上入手,还会从不同的维度和深度上进行多重分解。比如,从“失败”这个维度上分析,总结可能会遇到哪些阻碍,每个阻碍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对此再去制定应对的详细计划。
如何学会进行有效分析呢?
看完上面讲解的,小伙伴应该就知道,什么是分析了。
所谓分析,其实就是分解和解析这两个过程。
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不同的维度看问题的过程。什么是维度?
维度,可以是看问题的角度,也可以是事物组成的因素。
比如,我们生活中都会给自己制定各种各样的目标。那么,我们都要给自己制定哪方面的目标呢?
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去分析,由此,将该问题分解成8个维度去考量。
又如,“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读书效果”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构成因素上进行分解成“人物”,“书籍”,“学习效果”,“阅读方式”等等。
然后,每个构成因素,继续进行更为细致的分解,如“人物”上,分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的读书主体。又如“书籍”这个因素上,还能细分成不同品类的书籍,是“心灵鸡汤”,是“专业的教科书”,是“科普类”,是“干货类”,还是“虚构小说类”等等。
学会分解,从多角度上考虑问题是进行有效分析的第一步。
但这还远远不够。这就好比是挖水井,你在土地上挖了一堆坑,但只有挖的够深,才能找到水源。
这就在考验着我们思考的深度。
深度思考,并不是说思考的时间够长,或是思考的问题够难。而是说要抛开问题的表象,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比如,自媒体人写文章时,发现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和吸引粉丝量都下降了。
有的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就会马上着手解决,去投放广告,加大宣传,或是追热点,调整写作手法等等。他们是奔着解决问题去思考的,看似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却让自己困在了问题表象中。
可有的人则不同。他们会通过结果去复盘,根据结果去反思过程,寻找原因。比如,先从自身去分析,推送文章的时间,文章的选题,标题是什么,预览图是什么等等,还会从竞品上去分析,他们追的是什么热点,推送的是什么话题,标题是什么,发文时间是什么等等。
总之,他们会根据这个结果去寻找背后的原因,一个个排除,找到造成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帮助高效分析的有效神器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更好的发挥分析能力,怎么可能少了趁手工具的帮助呢?在这方面,time有如下分享。
1.学会利用现成的思维框架
思维框架,就好比是分析模板,直接套用即可。我经常用到的三种思维框架有:
麦肯锡公司的“空·雨·伞”
“空·雨·伞”中,“空”指的是环境或是现实,也就是不能改变的事实状况,“雨”指的是我们根据“空”的状况,分析和判断出可能面临的变化,“伞”指的是根据“雨”做出的选择和决策,应该采取的行动等。
六何分析法,即5W1H分析法
六何分析法,指的是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做事情,都要从何事,何地,何时,何因,何人,何法六个方面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思考。用这个思考框架,又高效又全面。
SWOT矩阵分析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SWOT矩阵分析法则是一个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的好方法。通过对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方案。
2.学会通过画图来整理思路和有效表达
在信息爆炸时代,学会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技能。在国外,视觉记录师已经成为了很吃香的工作。他们将会议,课堂等内容用手绘的方式快速呈现出来,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整理思路,还能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画图,并不是说要去专门的学习画画。画图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不在于画的多像,关键是能帮助自己表达清楚。
这方面的书籍有很多,比如《一页纸创意思考术》,《涂鸦思考力》等等。
在我看来,学会画图,一开始的入门需要攻克的就一点,学会绘画基本图形。
我想,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我们通过这种基本图形来表达出想要画的图案,原则就是力求简洁。
通过我上面的讲解,多加练习,你的分析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这样,很多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困扰你的问题,都会慢慢迎刃而解。
希望time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评论和分享,听说关注我的,能力和收入都嗖嗖涨呢!
作者简介:time,专栏作家,职业撰稿人,用大白话讲干货,time专注分享两件事:一是自我提升,二是内容创业。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