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 155天 做饭不易
北京的天气越来越冷,零下十度的温度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南京的朋友已经在纷纷秀没脚的大雪。冬天的周末,这样的感觉,很好。
今天在家宅一天,好好做顿饭吃。
说说过往
说起做饭这种事,其实从打心里来说,我是不喜欢的。不喜欢做饭有很多原因,抛除厨艺的因素不说,我可能还是从效率角度上觉得这不是一个划算的投入:准备40分钟,炒菜10分钟,刷碗10分钟,收拾10分钟,而吃饭,可能也仅仅10-15分钟;这还不包括大量隐形的时间成本,比如想想今天吃什么、要用什么做法…… 诸如此类都会对做其他事情的专注度产生干扰。
我记得我身边也有为数不多的一两个男生,是很爱做饭,很会做饭的。我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听到过其中一个的说法,他说“做饭时一种修行,当在做饭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心灵得到无限的释放,加多少佐料,就是不同的味道,做的味道就是你当下的心情。”当然,对于这种境界,我在大学的时候是完全像在听天书,而经过10年后,现在我回过头来想想,似乎已然没什么进步。
自从去年搬到北京开始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时候,就置办了很多厨房用品。现在虽然一个大老爷们儿,光是锅也有了珐琅锅、电饭锅、煎锅、炒锅、平底锅、蒸锅。原因归咎在:冲动。因为之前在国外的时候总会想吃点中国菜的时候,当有限的中国菜馆都吃腻的时候,就难免会想想自己来DIY一点什么,可是奈何国外买到国内经常用过的食材和调料并不是什么容易事,所以就往往不了了之。所以当回到国内的环境之后,突然沉浸在国内美食的包围中,自然而然也就要为食材配套应有的“基础设施”。
只不过配套完毕后,才发现,做饭最重要的是“心情”,可是心情是个波荡起伏难以捉摸的抽象物,所以厨房也经常时不时的处于半荒废的状态。
最近2018年开年开局不错,基本上每天都有也1-2顿饭是在家自己做的。早饭的问题也逐渐学会了自己来解决。我在微博上晒过几次照片,其中一个好友回复我说:你现在的样子才是在生活。
谈谈现在
昨天下班回来买了一斤猪软骨,买了里脊肉和杏鲍菇。今早醒来简单吃了个牛奶麦片,就琢磨着怎么来解决午饭的问题。
虽然已经有了半年的做饭经验,但是奈何对于这种略昂贵的食材还是要谨慎再谨慎,一大早就开始打开手机的app,搜索关于做排骨的各种做法。看了椒盐排骨、糖醋排骨、清炖排骨、红烧排骨等各种做法,看到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候就陷入心理的纠结,又开始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一怒之下,还是选择扔到电饭煲里,采用自动模式来处理它,风险最低、效果应该也不会最差。
出门买了大葱和生姜,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10度的天气毕竟不是盖的,比北海道还要冷。
我做饭的时候会请教我妈远程指导。因为做饭时和老妈聊起来没有任何代购和冲突的主题之一,毕竟在这个话题上,老妈是绝对的权威,也是占据绝对俯视地位的优势,她沟通的自由,而且知道我能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她也会安心很多。
从10点半开始准备,严格按照app里的各种做法,一道道工序做到最后,看着电饭锅噗噗噗的放着气,问着肉的清香,听着音乐,幸福感还是充斥着周末的时光。有些幸福并不需要言语的对话,只要自己用心经历了,总有一个氛围会传递出来比言语更有味道的气息,让你觉得这个时刻,你心无杂念、心怀幸福。
小炒杏鲍菇也是做的最成功的一次。这次的成功经验没办法总结,主要是我也不知道乱七八糟的调料是怎么拿捏的,毕竟我对于这些调料的拿捏,全靠手抖的程度。加了生抽、味极鲜、蚝油、糖、醋、盐,只不过中国菜博大精深的一点就在于,你放菜的时刻不同、先后顺序不同,都会给最终呈现的菜品味道埋下不同的“惊喜”。这一次的惊喜结果,偏好。
电饭锅被占住了,就采用珐琅锅小火煨米饭。听着锅里的水和米饭在受热的条件下,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那种体验简直太美妙了。对于不会做饭的人来讲,最爱干的就是各种尝试。由于不是电饭锅,所以可以很自如的在过程中添加新的食材放到锅中。脑海里突然闪现过了煲仔饭的样子。所以切了冰箱里的一大截腊肠,加上昨天买的一些鸭肉,埋在米里,期待着他们的味道能和米香融合在一起。
大概到12点20左右午饭才做好。排骨算是大获成功,杏鲍菇最为惊喜,而米饭却着实失败了,想香的肉香米香的融合并没有发生。看来以后还是需要通过app来搜索做饭的步骤尝试新的做法。
又开了一个红柚,吃了点水果。周六因为这一餐食,给寒冷冬日,增添了不少的温度。
最终的结果就是:目前锅都还在池子里泡着。实在懒得洗&&*¥¥%……#
想想未来
据说因为谁做饭、谁洗碗的问题而发生的争执,是家庭矛盾中比较高发的争执情景。朋友说我现在完全是一个暖男的形象,加分很多。我也不知道这是事实还是吹捧,但是我知道,做饭,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的含义并不是在于简单的怎么做,怎么做的好事。而是在于,做饭就是生活的琐碎和真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逃避不逃避,当组建一个家庭,当要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做饭就成为生活中不能条约的步骤。 我们可以选择下馆子、点外卖、吃更好吃的美食。但是在概念里总会有这样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做饭,就不是生活。
我老想起我小学的时候,每天中午我爸接我回来,听到家门开门的声响,我妈就会暂时停下她炒菜的动作,站在厨房门口,束着淡蓝色的围裙,手里拿着铲子,打一声招呼。我觉得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画面。
然而现在上班了才知道,当工作时,还能中午回家做一家子的饭,还要做家务,之后还要洗碗整理,送我再去上学,再去上班,而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这种生活如果让我来面对,我可能无从下手吧。可是那分明是我记忆里幸福的定格。
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爱上做饭,也不知道自己的厨艺会不会提升。但是我会知道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一定会彻底的接上地气,我也知道终有一天我不可能再撒娇任性的让老妈给我做上现成的可口饭菜。那做饭、味道就成为一种情愫的延续了。
有机会,自己还是要多下厨。当然如果将来我也买了房子,我一定会装一个大大的洗碗机。这样可能我会觉得“效率”要高一点吧。
今天还有什么事呢:买了从家里返京的年后的高铁票,抢票成功!澳网女单决赛沃兹尼亚奇夺冠,历经8年终于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大满贯的奖杯!又有三个朋友预约了下周的会面,看来下周注定是要是年前一波会客潮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