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所生存的时代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张介宾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有助于理解他的美誉。
他祖上曾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数开国之战,父亲是绍兴卫指挥,使路千户,一般来说像张介宾这样在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天生有一种尚武精神,喜欢排兵布阵,研究兵法,后来张介宾就把兵法里思路运用到医学用药上,总结出用药如用兵的经典思想。
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
张介宾14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前往北京求学,在这里他遇见了带他踏上医学道路的领路人,名医金梦石,也就是在跟着金老的学习过程中。张介宾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求学之后,张建兵正式踏上了寻梦之路,他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遍及山海关、鸭绿江之南等各地,由于当时明朝政府昏庸腐败,许多立有战功的将军 受打压,数年的戎马生涯很快被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卸甲归隐,潜下心来研究医道,加上许多儒士转而投医,使医生的整体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始大量蕴含有儒释道的思想,他所接受知识范围广泛,从此名噪一时,遂成名医,张介宾并不拘古法,手段灵活,至今还流传着一段急智解危的故事。
晚年集自己 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
话说一位姓王的人家,不满一岁的小儿子突然吞入一枚铁钉,情况非常危急,张介宾出诊后,断定铁钉已进入肠胃,铁钉不同于其他东西无法消化,其父母听后六神无主。古代医书上从未提起误吞铁钉的治法,但是他突然想到了神农本草经里的一段话,铁为朴消,于是灵光一现,想出来一个办法,取来磁石三克朴清六克,分别研成细末,然后用熟猪油、蜂蜜调好,让小儿服下。不久小孩子喊着拉肚子,结果拉出来一个大如芋头、润滑无能的东西,拨开一看里面正是被误吞的铁钉。原来他是利用磁铁的作用使朴消包裹住铁钉,同时朴消还有泻下的作用,熟猪油和蜂蜜则可以润肠通便,四者协调发挥作用,最终成功取出了铁钉。
《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
从这件小案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张介宾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尤其对《素问》和《灵枢》有深入精研,历经三十年写成了三十二卷《类经》,将《内经》加以分门别类并配详加阐释,为增补不足,再编著《类经图翼》。晚年的时候将其毕生医疗经验撰成《景岳全书》。张介宾的学术思想在整个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温补为主的思想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医基础的进步和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被后人赞为仲景之后,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