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一周读了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合编的《文心》和《我怎样教语文》部分章节,引发了对于“怎么教语文”,“怎么学语文”的思考,几天来这种思考都是片段式的,很难连成一篇完整的心得,今天再读书中的一些章节突然和我产生了共鸣。
《我怎样教语文》第一章“论写作教学部分”,作者谈到了命题作文,写到:
“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若说立意必求独创,前无古人,言情必求甚深,通感百世,那么能文之士也只好长期搁笔,何况学生?但有一层最宜注意的就是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所积蓄的,只要真是他们所积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作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倘若并非他们所积蓄,而从依样葫芦、临时剽窃得来的,虽属胜言精义,也要不得。”
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谈到了积蓄,而我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断地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时代不同,积累的方法可能稍有变化。读书写笔记却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积累办法。我在《孩子读了很多书,为什么语文成绩还是差》一文中谈到了读书多,可是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几个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积累。
读书、积累、运用,这样才是高效的读书方法。我自己以前读过很多很多的书,各种类型的,却写不出好的文章。近一年因为不断地写文章,再读书时就从写文者的角度关注一本书,记下其中的一些精彩段落,自己感觉作文的水平有所提升。
我上大学的时候,现代文学老师张国栋教授曾经给我们讲过,他小时候读书积累了成语等好词好句,就及时地在自己的日记中运用,时间长了这些词句,就转化成自己语言的一种方式了。
可惜现在的很多孩子要么不读书,要么读书而不积累,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这样的读书方式收效是不会太大的。就如同人吃饭总是会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但如果你不加以选择胡乱吃,还可能把疾病带来也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读一些毫无意义的胡编乱造的东西,其实就如同是吃了坏食物一样,是对会对精神造成伤害的。
就算我们吃的是一些好的食材做成的东西,懂得营养搭配,总是好过盲目地乱吃吧,孩子科学进食能更好地长身体,读好书能提升精神境界,读好书并善于积累,增强表达能力,作文就不是问题了。
其实语文素材的积累不限于读书,只要有心,随处都可以找到素材。放寒假前的一个夜自习,给学生放了纪录片《我们这五年》的一集,观看之前反复强调要做好笔记,可是很多学生还是沉浸在电视中一个字都没有写。
纪录片穿插讲了三个人的故事:站在人生高处看世界的三军仪仗队士兵刘孟子;认为“汗水如果没有流够,泪水便无济于事”主张激情教育的河北一个学校的校长李金池 ;以及想把路越走越宽的京剧名角裘盛戎的孙子裘继戎。
这三个故事无论从做人还是作文方面都很有启迪意义,做人的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作文却是要积累的,必须做到写作引用时准确,这个文章才会有说服力。你不能在文章中写:我看过一个电视,里边讲了一个人,他坚持什么什么事。没有具体的人名,没有准确的概括,这样的论据怎么可能有说服力呢?
纪录片放完,我马上提问了坐在前面看得特别认真的女同学一个问题,她想了想还是说错了。试想时间如果过去一个寒假,或者更长,他们还能记住多少呢?作文时还能想起来吗?而我能想起来,是因为我当时就做了笔记。
所以说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可以处处积累到作文素材:读书、看电视、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
在《文心》这本书里,《题目与内容》这个章节也讲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这部书是用实例的形式来展开的,读着特别羡慕那个时代学生对课堂的配合。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老师早已经不是学生崇拜的权威,可是还得引领他们做人、作文,怎么能够有方法还可以落实,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说修改作文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无论怎么倡议,却很少有学生愿意对自己的作文作出修改的。
《文心》这本书里有一个章节题目叫《一封信》,里面讲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以及共同作文这种形式,读着书中几个孩子修改作文的情景,想着自己的课堂,如果我的孩子们也能够以这样的认真态度去修改作文,那他们的作文应该也不是问题了吧?
这次期末联考,其中一个学生的语文作文分数是53,是我所有学生中唯一一个上50分的,也是她参加高中语文考试以来,作文得的最高分。
得到这么高的分源于这次作文与她前一段时间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主题一致。而那个演讲稿我俩反复地改了又改,最后她在那次演讲中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又凭借这篇稿子获得了一个作文高分。
你以为考场的高分作文都是即兴发挥得来的吗?除了偶尔灵光乍现,哪一个人不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持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反复地锤炼,一篇好的文章才能形成。
运用这种方法,写出多篇好的文章,总有一篇与考试作文的样子是相似的,就算完全不一样又如何,那时候你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就可以即兴发挥出一篇高分作文了。
“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这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希望大家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