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着看完了吴启华版的《倚天屠龙记》和金庸原著之后,又看了一部分苏有朋版的《倚天》。在和原著的匹配度上来看,吴启华版已接近完美——所谓完美,不只是人物形象和情节与原著高度一致,还有重点与非重点桥段的分配也符合原著的结构进行,而苏有朋版在几个关键处的改编则显得过于任性了。
一、谢逊的形象不像“狮王”,像“猴王”
主要人物谢逊的绰号是“金毛狮王”,虽说对于“狮王”没什么固定标准,但一出场就是孙悟空的即视感还是要适应一阵子的。相比之下,吴启华版的谢逊确实很像狮子了。这个造型问题就不多吐槽了。
二、张翠山与殷素素生情太缓慢,死得太啰嗦
张翠山其实从当初孤舟上见到素素,已经情窦暗生,他之所以一直内心纠结,是因为素素和他的三观几乎截然相反,他没法说服自己,更要考虑“朋友圈”里的认同。可是当他们二人被迫与谢逊漂流海上,被大浪拍得分分钟可能丧生时,张翠山的犹豫也被拍得一干二净了。
但在苏有朋版中,二人所乘的船几乎要被掀翻于海中,却还在保持着距离,各抱一杆。绝境中还有那么多理性,实在不太合理。
十年后回到武当,殷素素与余岱岩一见面,当日她放毒针打伤三侠的事被揭穿,隐藏了十年,终于还是要承认。殷素素的情绪是愧疚,更是害怕,以张翠山当初要为三哥报仇的痛恨之情,她猜不出翠山会怎么对自己。
但最痛苦的是张翠山,一边是情同手足的师兄,一边是相爱至深的妻子,他本该打死妻子为三哥报仇,可他又怎能下得去手?转瞬即逝的纠结过后,他知道唯有一死才能对两边都不愧疚。从他知道事情原委到他自杀谢罪,是非常短暂的过程,短暂而决绝才突显他心痛之至,也无奈之至。
苏有朋版中,张翠山得知事情经过后,还跑去参与了些别的事,然后又和素素谈了道理(如上图),感觉是有条不紊地走了程序,才去自杀。这一点节奏的放慢,使得张翠山的极致痛苦被弱化了许多,自刎谢罪的决定也显得并不真实了。
三、成昆戏份太多,出场太早
原著中的成昆(少林寺圆真)算是个暗线人物,从谢逊在冰火岛上提起(只说了是他师傅没说名字)到光明顶“诈尸”(圆真本来死了尸体却不见了)直到书末少林寺一战才正式露面。但也是因为他的不露面,从开始余岱岩余三侠被少林“大力金刚指”折断四肢而使武当与少林结怨,后来殷梨亭也同样受伤,至于下手的少林人物是谁却毫无线索,整个悬念才得以保持到最后。
可是在苏有朋版中,成昆第一集就出现了,而且把他的密谋公诸于世。真是看得一脸懵,也想不出什么很好的理由来解释,唯一能解释的大概就是成昆的演员是大名鼎鼎的张国立,这张名脸不可辜负吧。而且,一旦早出场,后面再有阴谋就可以不断出场,有效避免了最后才出场的尴尬。
不过,阴谋从头摆出来,剧还可能更好看吗?
四、杨逍与纪晓芙之恋变成纪晓芙主动求爱
杨逍强迫纪晓芙失身于他可谓倚天中至为经典的一个情节,从纪晓芙为女儿取名“杨不悔”可知,她的确倾心于杨逍,而非已有婚约的殷梨亭。但书中杨逍是直到见到杨不悔才知道纪晓芙的真心,也就是说,在事发当时,他觉得纪晓芙完全是被迫的。
所以看到上面这个镜头我是真的醉了。虽然纪晓芙是在中毒中,但是杨逍的反应如此惊恐和不情愿,实在有违原作的意思。被改编成这样的生情法也让后来“杨不悔”的诞生没了意义,本来就是纪晓芙主动,还用表明什么“不悔”么?还有这杨逍的选角也实在让人忍不住吐槽,干脆给女儿改名“杨后悔”算了!
必须承认,苏有朋版整部《倚天》我并没有看完,但这千疮百孔的改编,我也实在没有耐心看完。仅吐槽以上,希望尊重原著的改编多些,任意妄为的改编收敛些。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日更第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