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于露珠盈盈的清晨,采摘木兰,在夜色阑珊的小洲里邂逅香草。
忍不住将散发着氤氲香气的江离草、白芷和秋兰带在身上,做一回香草美人。
香囊,当你轻轻的吐出这个词,唇齿间定会留下淡淡的清香,久久不散。
那么,你了解香囊吗?
那时,她的名字叫香包。
商周时期的《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 皆佩容臭。”,这是最早记载香包的文献。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曾对其注解:“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
如此可见,香包最早是佩戴在还没有成年的晚辈身上,未成年的孩童要佩戴着香包去拜见长辈,以示尊重和敬意。
而到了春秋时期,佩戴香包则成为了一种时尚。这时尚的发起者,应非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莫属。他在《楚辞》、《离骚》等作品中大量使用香草作为意象,使得香草慢慢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尊崇,也为了效仿他的品行,纷纷采摘江篱、辟芷、秋兰等香草,并将这些晒干的香草纳入缝制好的香袋,佩戴在身上,挂放在室内,不仅移步清香,还能驱蚊辟邪。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该如何表达我对你的挚诚呢?肘臂之下、藏于衣袖里的香囊即可明鉴。
汉末诗人繁钦在这《定情诗》里的表达,第一次赋予了香囊爱情的见证。
无独有偶,即便如豪放词人辛稼轩,亦留下“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之香韵诗句。
盛装的丽人,畅游在春的景致里,低吟浅笑,所过之处,留下一路馨香,沁人心脾。
香包变作了香囊,香囊也慢慢的变成了女子的专属。
物华天宝、丰盈富足的唐宋时期,香囊的制作,不管是在用料材质上,还是在制作手艺上,都日渐精致。
有富贵大气的金银镶玉,有华丽清雅的锦缎罗绮,有吉祥如意的鸳鸯百合,也有灼灼其华的人面桃花。
那善良纯朴的女子们,在缝制香囊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香料的选择,到织物材质的确定,再到要绣图案的选择,无不精挑细选,无不全神贯注。
世上最奢侈最宝贵的东西是金银珠宝吗?不是,是这善良纯朴的女子们手中的一针一线,是女子们在这一针一线中付出的时间与期盼。
那时,她是情的忠贞。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一首《长恨歌》,谁说不是爱的绝唱呢!
唐明皇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大军杀入潼关,唐玄宗无奈,只得带着杨贵妃出逃前往四川,但途中军队哗变,要求处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之变。
绝代风华的美人,就此香消玉殒。唐明皇不忍美人他处,秘密派人搜寻。办事的官员心生怜悯,即将棺椁中唯一剩下的她生前佩戴的香囊取回。历经世事的唐明皇面对曾经挚爱之人所佩戴的香囊,潸然泪下。
诗人张祜对此有感而发,写下《太真香囊子》一诗: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亦作《唐明皇哭香囊》,以缅怀忠贞,感念真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蹙金的小香囊啊,你能否承受住这绵绵无期的爱恨情仇?!
此时,她关于爱,关于传承。
香囊,她从历史长河中款款走来,散着清香,携着敬意,带着爱心。她被人们接纳,被人们推崇,被人们发扬光大。
她可以包容芳香,也可以驱散疫邪。她可以寓意美好,也可以祈求平安。
人们缝制牡丹、莲花、鱼儿,表达美好爱意。
人们纳入雄黄、艾叶、熏草,用以祛邪强身。
如今的她,因为有了传承,有了发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美丽。
2006年5月20日,庆阳香包绣制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正在走向新的舞台。
以爱之名,与她相约。
把混合着薰衣草与百合的香气塞满小小的绵柔里,一针一线勾勒出心中最美的情意,送给心爱的他。
把散发着桂花与牡丹花之香的香囊外面分别绣上两个女儿的名字,在新年到来之际,挂在她们艳丽的裙裾之上,感受平安的喜悦。
以爱之名,与她相约。
沉下心来,将满腔的心意化作绕指柔,圈圈点点,反反复复,让时光静止,请美好入室。
以爱之名,与她相约。
驻足历史,翻开尘封的文化画卷,与丽人同行,同诗者和歌,感悟漫漫生活,捡拾诗意人生。
注:“搴阰”读:qiān pí,意为拔取,采摘。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感谢韩涵微语老师指导。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