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分析的产品为知乎,主要是针对android客户端,以下内容与你们分享。
1、产品概述
1.1、产品简介
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与理性,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援引自百度百科)
1.2、产品定位
知乎创始人周源:知乎就是一个由每个人知识、经验和见解组成的 P2P 网络(即共享网络)。(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知乎在做了问答之后,又上线专栏,乃至做了知乎live这种变现尝试,总归都是围绕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所进行的。)
1.3、主要历程
知乎网站2010年12月开放,采用邀请制注册方式
2011年3月,天使轮投资
2011年9月,推出ios客户端
2012年1月,A轮融资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
2013年5月,推出android客户端
2014年6月,B轮融资
2015年11月8日,C轮融资
2、核心功能分析
2.1、用户分类及主要场景
场景一:
用户:提问者
需求: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问题:所提问题与现有问题重复;提的问题没有用户回答;其他用户的回答并不能让自己满意
场景二:
用户:回答者
需求: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见解;得到他人的认同;打造个人品牌。
问题:回答没有得到足够曝光;回答质量难以保障;回答质量高,但没有得到其他用户的认可。
场景三:
用户:旁观者
需求:浏览、收藏、评论、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人
问题: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人
2.2、核心功能流程
知乎目前增加了很多业务,包括知乎专栏、知乎LIVE,然而这些功能相较而言并不是产品的核心业务,知乎最为核心的还是问答,专栏是对问答的一个补充,而知乎live则是一种变现的尝试。故而,这里所指的核心功能依旧是围绕问答进行的,其中主要包括:
回答:用户可以回答任何问题,也可能会收到其他用户邀请回答;
提问:用户可以在知乎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此问题感兴趣的用户会进行回答。
关注:用户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用户,并以此来实现发现内容的目的:话题相关动态、热门讨论,被关注人的提问、回答、赞同和关注等等,这些你都能看得见;
其他:赞同或反对、评论和收藏等功能——用户在阅读其他用户的回答时,可以给认可的回答点赞同,回答者会收到你的赞许,也可以给无效的回答点反对,让更多受认可的回答排在更靠前的位置;同时也可以对答案进行评论、收藏等操作。
附上一个随手画的流程图
3、产品迭代
整理了一下知乎android版本的迭代,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V1.0到V2.4,另一个阶段是V3.0到V4.7。其中从1.0到2.4,知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从2013年5月到2015年7月),而从3.0到4.7(从2016年1月到2016年8月),则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这种产品迭代的节奏还是非常少见的。
个人猜测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V3.0之前,知乎团队更多是一种保守的思路,还没有找到变现或是前进的方向,此时,移动端更多承载的是一种内容分发的作用,以便于用户在碎片时间消费知乎上的内容。而经过几年时间的积淀,知乎团队想清楚了一些方向,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版。
以下为重要版本的迭代内容:
4、运营策略
知乎的运营主要围绕的关键点是:内容生产以及内容分发。
先说第一点,内容生产。
内容生产需要解决的点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让激励回答者不断生产内容、如何让用户愿意在知乎上提问——实质上就是UGC的激励问题。
对于回答者的激励思路,知乎秉承的是一种以优质内容来承载弱社交关系的思路进行的,即通过优质内容(回答),一个回答者很容易与其他回答者建立联系,这种联系是基于一种认可/信任的关系进行的(黄继新、周源等人在多个场合中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这种弱社交关系能够给回答者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包括人脉、个人品牌等等。而想要实现这一点,知乎需要保证的是,让优秀的内容能够得到足够的曝光。而最基础的解决方案就是,你的答案被其他用户点赞得到传播。
对于提问者而言:让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最有效的解决就是最大的激励。知乎app上有个“回答”的快捷入口,在这里有推荐问题、最新问题、热门问题以及别人邀请回答的问题。这可以让热心的用户发现这些待回答的问题,同时运营人员也可以更方便地帮助邀请合适的人回答。
再说第二点,内容分发。
内容分发,包括不限于两点:一方面是优质内容得到足够多的流量和流转,另一方面可能就是版权保护了。借用知乎用户@苏莉安在《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告》所用的一张图,她自己称之为“知乎的作者和读者关系以及传播路径”。
通过这个图,其实我们能够知道知乎用户的回答,更多的并不是在站内用户消费,而是被知乎日报、知乎精选以及其他媒体、段子手等平台或传播方转载后,更多的读者通过这些平台来消费的。如果顺利的话,上面所讲的不管是给优质内容带来流量或者内容能够得到不断的流转都成了应有之义,但是关键是版本保护,最简单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作为内容生产者的用户,是否能够享受内容不断被消费所带来的利益。
知乎蛮多心力花在了内容分发上面,一方面想让用户内容得到更多的流转,另一面也做了很多内容保护的工作,比如现在就有申请付费转载的功能。但这块还任重而道远,它会影响很多东西,包括能否对用户产生足够的激励。
除此之外,知乎在不同阶段采取的运营策略也是有些不同,这个很值得学习,以下引用@闫浩 在《认真的人永远存在:关于知乎,这可能是最真诚的一篇分析了(上)》中关于知乎不同阶段的运营策略的内容,他这一款写的确实很棒:
◉ 知乎种子阶段(即2011年上半年)
严格限制用户来源,必须通过邀请码注册
知乎官方运营人员直接参与大量问题的提出与回复
回答审核压力小,基本依靠人工模式
◉ 知乎内测阶段(即2011年下半年到2013年3月)
依然实行邀请码制度,但用户来源扩大,已不受官方控制
知乎运营人员开始对一部分问题折叠或删除
回答审核压力加大
◉ 开放初期(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
知乎官方运营人员基本退出了人工提问、回答的阶段,但依然对优质内容点赞来达到依靠影响力扩大传播的目的
知乎社区规范启用,大量依靠用户的力量对恶意答案进行折叠或删除
反垃圾系统启用,但仍处于雏形阶段,不堪大用
知乎社区公共志愿者广泛地参与问题编辑
◉ 开放中期(2014年4月至今)
2014年4月回答审核机制上线,因为用户多次修改内容仍然不能正常显示,遭到广泛指责,形成知乎史上的「419危机」,详见419危机详细记录
2014年12月对回答引入新的排序算法(即威尔逊算法),详见知乎如何对回答进行排序?
2015年4月,新一代「悟空」反垃圾系统上线,成为知乎发展的一代里程碑
2015年4月,引入知乎友善度机制,引起一定争议但效果拔群,详见:如何评价知乎引入友善度机制?
总结:
在我理解中,知乎是一款关注内容与人的关系的产品,研究它的意义可能便在于能够让我去更多地思考内容这一块。
知乎如果依旧是一款很小众的产品的话,可能现在很多指责都能够避免,但是商业终究是商业。希望知乎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越走越好。
欢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