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到7月6日,阅读了《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的第5---13天,这两天的阅读是碎片化的,小九的捣蛋,让我很难静下心来持续阅读。好在,内容不是很难,阅读一天的内容,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陪伴小九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内容思考一下过去一年工作中的困惑。
这8天的内容,主要讨论一个关于如何建立课堂规则与课堂常规的问题。当第一眼看到这个内容时,心里还有些不屑的:教了这么多年书,连课堂常规都会不清楚吗?随着阅读的展开,我必须承认,我确确实实没有非常了解,很多时候是把规则与常规混为一谈,执行的过程也是不够严谨的 。
先理解一下规则与常规的区别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两个词语的解释是这样的: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实施的规矩。最大的区别在于规则是制度、章程,而常规是规矩。从是否正式的角度来讲,规则是正式的、官方的、带有强制性的。而常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民间的、可变性相对较大。 规则是为防止严重的错误行为而制定的,比如打架、偷摸等不良行为;常规意味着在做同一件事或同一类事的时候,行为需要始终保持一致,比如排队、出操、举手发言等行为。学生破坏规则时,需要严厉惩罚;而学生在破坏常规时,则要给与更多的练习机会。
针对如何制定、执行规则,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整合如下:
1.规则是课堂上永远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2.课堂规则不宜超过5个。
3.宣布规则的同时,要附上违反这一规则的相应惩罚措施。
4.规则要告知学生、家长,三方共同遵守。
5.学生违反了规则,必须严格执行惩罚措施。
对于制定常规,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1.将需要训练的常规罗列成清单。
2.确定你认为最重要的常规。
3.将具体要求告诉学生,接着还可以进行示范、练习。
4.在学生忘记规则的时候,不断提醒,并加强练习。
4.等到所教常规学生适应后,再补充新的常规。
对于“制定规则不要超过5个”这个建议,我的感触还是蛮多的。作为老师,总认为,规则越多,孩子就会越守纪律。其实这种想法还是不对的,中国有句古话:"虱多不痒,帐多不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规则多到学生无法承受了,就如处在电网之中,稍一动弹,就会触电。他内心就会想,这么多规则,反正也遵守不过来,干脆就不遵守了。所以,制定5个规则,其实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5件不能做事情上。心中明确了,学生也就会遵守了。
就在刚才,阅读了金师附小俞正强校长”立师德四招”中的第二招就是“底线”,这个底线,其实就是规则。原文摘录如下:
底线!给老师以羞耻感。一个组织的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要保持善良,必须让老师们体会到学校对恶的零容忍。”俞正强介绍,在金师附小没有潜规则,只有明的制度,所有触犯到学生利益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为此,学校设置了15条底线,其中5条红线10条黄线。每踩一条黄线,从年终奖中扣500元;而一旦踩到红线,直接扣除该教师所有年终奖。“有底线,会让人自律。”俞正强表示,学校只设立底线的方式给了教师更多自由的空间,有利于蛰伏在教师心底的道德之心茁壮成长。
想起自己曾经制定的“规则”,确实是把规则与常规混为一谈了。比如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发言先举手,这两条其实应该分属规则和常规。不完成家庭作业,那是需要受到惩罚的,而上课发言先举手,这个常规被打破,那就需要不断练习。可以让随意说话的学生坐下,进行先举手后发言的练习。一出现这种情况,就进行练习,多次之后自然就会记住了。
而我之前的做法是,不管是规则还是常规,只要违反了,那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一段时间过后,会发现受到惩罚的孩子越来越多,多了之后孩子就不会把惩罚当作一回事了。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会越来越差,最后很多规则就无法实施了。所以厘清规则和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在执行规则和常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常规需要反复练习。课堂常规就如我们做一套广播操,需要进行一遍一遍的练习。所以在执行常规时,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不要期待说一遍就会记住,我们的期待要放得低一点,这样执行起课堂常规来,我们会更从容。
2.学生也需要提醒。想起刚毕业的学生,经常会有学生不举手就说话,我通常是严厉地批评:“都六年级了,回答问题先举手,这点规矩还要说吗?”其实,当时的情况换一种做法,让他坐下,举手,再请他发言。这样的过程多进行几遍,或许学生就会记住了。因为是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练习,估计其他学生也能记住。所以,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提醒还是必须的。其实,在我们成人世界,这样的提醒也还是很多的,何况孩子呢?
3.明确告诉学生老师的期待。每个孩子都喜欢被看重的感觉,所以直接告诉学生老师的期待,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孩子也一定会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而努力。
4.规则被打破,必须进行严厉惩罚。这一条看似容易,实现起来却有些难。现在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实施过程会难了。自己把常规当作规则来处理,破坏常规的行为比破坏规则的行为会更多一些,当把常规当作规则进行惩罚,当被惩罚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这个惩罚也就毫无意义了。
课堂规则与课堂常规,合起来其实就是课堂管理章程。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参加“学校章程建设” 的一次培训来。当时对学校章程建设的理解是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却从未想到,其实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课堂也可以建立管理章程,来规范班级。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执行课堂管理章程上,确实存在不少的误区。就算是非班主任,也可以建立自己学科的规则与常规,告诉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哪些事情是规则,是底线,是不允许出现的,如果违反,将会受到一定惩罚;哪些常规是需要遵守的,如果违反,需要不停的练习。这样,课堂才会是一个高效的课堂。我想,那些课堂效率高的老师,应该都是实施课堂章程的高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