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初一点没看出来海报上有个男的)
当初由于豆瓣评分不高,片名不讨喜的原因,并没有特别注意这部片子,只是感觉又是一部类似于《卡罗尔》的电影。后来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拿它和《荒野猎人》作比较,出于对于男主(前影帝)的好奇,就把电影下了下来。在一个拖延症发作的晚上拿了出来,本想做消遣。
说实话,小李在《荒野猎人》里的演技已经不错了,但是我看了《丹麦女孩》之后,发现还有更加厉害的演技,影帝不是盖的。因为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说,更加深刻:前者是为了生存、复仇,情感相对来说比较原始;后者是对于自己心灵需求的一种矛盾反思,反思自己最本质的需求(性别),对于情感的传达更加现代,文明,克制。后者让我更加感觉到人类的复杂,这种复杂不是用几个公式、理论就可以控制的,甚至全片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只是以最稳妥的死亡划下句号。
全片整体的背景是在工业文明之后,最近很多片子都喜欢这种调调。随着物质的充足(两人都是画家),情感方面的需求被进一步放大,矛盾也就凸显,形成了整部剧的基础。全剧以游戏为开端,以悲剧为结尾,有一种古典悲剧的意味在里面,最后放出零星的一些话,暗示这“以真实故事改编”。于是,编剧对于命题:“人类需求”的探索就到此为止。这种难以谈尽的主题的确不好处理,没人能给出最终的答案。自我需求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如此。
本剧演员不多,情节处理上比较“精致”,比较适合在家里看。由于男主的“需求”被激发后一开始就很强烈,所以虽然从观众角度来看这种性转很刺激,但只要加大呼吸力度,眼神空洞等就能很好的塑造角色。相反,机械姬的表现我觉得更具有张力,从一开始的欢喜,到意识到真相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的崩溃-醒悟-坚持的循环,做到了“带动了剧情的发展”的作用。她在《丹麦女孩》中的表现在《机械姬》里面完全不同,后者她只要做到全程一脸无辜(冷漠),然后看着小黄毛各种作死就行了。
这种电影和《星球大战》系列,汉尼拨,火影等同为屏幕信息媒介的事物有什么区别?昨天刷完了“诚实动漫预告”,发现以前自己爱得要死的日漫只是一个固定公式的产生物:到一个新的地方,碰到新的人,然后蹦跶一番……没有固定的主线(导致难以结局),没有人物的发展(人物太多了),充满了回忆杀(拖时间)以及擦边球。看美剧的感觉也是这样,除了有“哇,又学到新的没有什么卵用的词汇了”以及“哇,好高大上啊”的感觉之外就是纯粹的放松。
有句话叫:“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好的艺术信息应该是对人有所启发的,而不是为了放松而娱乐。好的娱乐方式不会助长人的惰性,而会促使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