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秋水
1
公司有一位员工要离职。
员工离职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少有人会像A一样情绪如此失控。
泪如雨下,半个小时说不出一句连贯的话。好不容易在我们的安慰下慢慢平静下来,才得以知道A离职的原因及什么事让她如此伤心。
她的上司刘姐昨天找她谈话,告诉她如果再不做改变就请她尽快离职,团队已不能忍受她这样的员工存在。
刘姐是公司公认的最具领导魅力和说话艺术的领导之一,能让刘姐说出这么重的话想必发生的事情也比较严重,公司人资要去部门了解一下具体是什么情况。
刘姐带领的是销售团队,相对来说团队压力会比较大,与公司制度的冲突也最明显。
每次组员有情绪时,刘姐都会想方设法为队员打气,希望团队士气能升上来。因为A的存在,刘姐的努力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是前功尽弃。
周工作总解时,几位新成员反馈拜访客户时,客户对他们很反感,态度相当差。严重的挫败感让他们很难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刘姐告诉组员这种现象一开始确实存在,她自已以前也经常遇到。
一方面可能客户对公司不了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这也是客户的一种自我保护模式,等到他们有需要时就会更深入的了解公司、了解产品;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新组员刚接手工作和客户没有感情基础,后期随着接触变多,只要用心服务客户,客户一定能感觉到。
刘姐对组员的情绪疏导刚有成效,A就站出来唱反调。
说不要抱太大希望,她的某某客户、某某客户维护两年了,从来没有一次好态度,任何时侯谈话都是一副高高在上,带理不理的嫌弃表情。不是担心客户流失公司会处罚,早就不想甩他们了,现在还不是得忍辱负重看他们脸色。
新组员刚进公司,对实际情况不熟悉,听刘姐的分析刚刚提起一点劲头,A的话让他们瞬间又像泄气的皮球,各个垂头丧气。
类似的情况反复出现。团队讨论时,A不是抱怨公司制度太苛刻奖励太低,就是抱怨客户多么难缠难沟通,要不就是故意拖延工作耍小聪明等等。
她一个人低气压负能量爆表,明显拉低全组人员士气,刘姐忍无可忍才对A劝退,而且刘姐还拿同组的B跟A对比,这个对比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2
B比A进公司要晚一些,工作内容相同,负责的区域不同。
全组的人都更喜欢B,没事儿的时候更愿意跟B聊天,跟B聊天总会让人一扫阴霾,心情明媚。
前不久,公司出资派业务团队全体出去学习。
A在培训期间一直抱怨。
不满意公司订硬卧而不是飞机票,公司很多人出差都可以坐飞机,偏偏给他们硬卧;抱怨课程时间太紧张,中午没有休息时间,晚上十点多培训结束回去还要完成作业;抱怨公司安排住宿太远,本来时间就紧张,来回在路上也要耽搁两个多小时……
C也许实在听不下去,也许确实跟A想法不同,一群低气压中C好像初次意识到还有A说的这种情况。
C说感觉还好呀。可能自己睡眠质量比较高,坐火车卧铺也没什么影响,没有觉得太累。倒是培训很开心。通过培训学习到很多东西,以前不曾留意的,听老师讲过后感觉很有道理,准备回去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
经C这么一说,同去的人开始讨论课程中自己有什么感受和触动,话题明显被扭转过来,大家的注意力更多投放在培训提升的角度。
3
A和C比较,应该大部分的人都会喜欢C。思考问题更乐观,着眼积极健康的角度,谁会不喜欢。
就拿培训这件事情说,其实A和C都没有说错。A说的培训中的诸多不便是客观事实,并非捏造,C说的也是客观事实,同样是事实带给周围人的感受天壤之别。
听A说话,本来可能就心生怨气,在这种情绪诱导下很难全身心投入培训,培训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C说的话,让听的人也许产生共鸣,通过讨论加深印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加留意,给自己带来影响;也许会惊讶这个自己怎么没察觉,看来在培训中自己汲取到的知识落后于别人,后面的课程也会更加投入。
C说的话更能引发深入思考,给听的人带来思维或者情感的收益。A的话只流于肤浅的抱怨,除了给听的人带来负面情绪,完全没有任何收益。
跟A聊天很可能从好心情变成坏心情,从坏心情变得糟糕透了,长此以往,大家就会发现跟A聊天之后自己的情绪会朝着不好的方向转移,很难有好心情。那谁还愿意跟A聊天,事实是组员也确实在逐渐疏远A。
团队领导直接舍弃A的责任在A自己身上,她自己应该为她的人生负责。
很可惜A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她哭的肝肠寸断,感觉公司所有的人都在跟她做对,觉得组员不够勇敢,看到事实却没有勇气去戳穿,甚至觉得她在跟组员争取利益组员反倒不领情,还拿她当枪使。
领导也是惧怕她明察秋毫,总是一针见血针砭时弊才对她心生忌惮,逼其离开。
4
心理咨询对咨询对象是否在一次心理治疗中能获得改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承认这样的前提固然不易,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所有困境都跟自己相关,把所有的原因都归于外部,个体就很难从这段经历中获得成长蜕变。
心理学中有一个内外归因的理论。同样一件事情发生,要看个体把造成这一原因的结果如何定性。
比如销售业绩不佳。有的销售人员会觉得自己对产品不够熟悉,自己跟客户介绍时不够自信和专业,或者自己最近没有休息好状态不够好等等,这种归因是内归因,也即造成这一结果是自己的因素。
还有的销售人员会觉得产品价格太高,客户太难缠,公司的推广力度不够来的人不是很多等等,这种归因是外归因,也即造成这一结果是外部的因素。
内归因很容易让个体找到努力的空间去改善目前的状况,外归因很容易让个体找到借口去推脱责任。
既然所有的原因都在于环境,需要改变的是环境并非自己,个体会更倾向于改变环境来改变现状,事实上,变换环境后这种难题在新环境中会再次发生,循环往复。
只有意识到面临的所以难题自己难辞其咎,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担负起自己人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体才有可能发生改变,获得成长。
所以请时刻记住,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样的环境会有人成功也会有人失败,只有尝试着去理解包容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才会一步步接近人生的目标,达到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作者简介:秋水,年过三十才想起来认真生活的逗逼一枚,想给女儿树立个好母亲形象才开始深耕细作的懒女人。写走心的文字,过有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