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老人与海的故事可能是小时候的一道语文阅读题,太久了,已经记不得了。印象中,就是一个倔强的老头历尽艰辛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鱼,在回程中被鲨鱼吃光了战利品的这么一个有那么一点悲凉的故事。
书是从已购未读的书堆中找出来的,在一次上夜班的工作间隙,重读了一遍。可能是夜里的静,也可能是年龄的变化,很有幸,我读出了不同的故事。还是那个倔强的老头,那条大鱼也在,思考却已然不同了。
文中有一段对老人年轻时掰手腕回忆的描写,讲他和一个强壮的黑人比赛,两人僵持了一整天,老人胜利了。“他和黑人的指甲缝里都渗出血来,他们俩互相瞪着对方的手,小臂,还有眼睛。”一整天的掰手腕比赛,展现了老人的毅力与顽强,也正是这种品质支撑着他,在多天出海捕鱼未果时仍坚持出海,并坚信自己能够捕到一条大鱼。他做到了。
故事本可就此结局,皆大欢喜,但海明威的笔给了老人一个暴击。鲨鱼的出现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老人心中也知道那个结局:或许,或许这条大鱼我带不回去了。老人的选择很励志,他顽强抵抗,用尽气力。哪怕,带回程的只是一条空空的鱼骨。
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趋利避害”我们都知道,有人说是生物的本能,我觉得很多时候更像是借口。遇胜利则聚,遇失败则逃。太容易了。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获胜的人,缺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但反过来看,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的对每个人都有利吗?或者说这普世吗?
也未必吧。原谅我的摇摆。或许对于有的人而言,一个过于高的目标不是一件好事。他穷其一生,求而不得。他想追求,很好。同时他也要承受这个后果。如果他能换一个目标追求,可能迎来了另一个意义上的成功,也不错。
努力是个方向,我们一路向北或是中途转向都是努力。目标确定也好,不确定也罢都是目标。我把文字堆砌在这里分享当然是在输出价值观,但未必令人接受,能够让人有所思考已经很知足了。
这个世上标准的答案只出现在考场的试卷上,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所谓“变数”。而面对变数,我们除了去做风险评估,正如我们工作中做的那样之外,更多地不是去直面它吗,与这个变数短兵相接。我们的能力不就是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未知之后提高的吗?
文中有一句话描绘海“大海既仁慈又美丽,可是她也会突然就变得极其残酷。”我们的生活较之又如何。我们要有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更要有容纳生活之恶的心灵。
我是一名基层公安工作者,我的工作环境使我见识到了比大多数人多太多的生活之恶,而正是如此,让我更珍惜眼前这份美好。“从来就没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不算是给我的同行打广告吧,可能大家会对我们这个行业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误解,如果以上这些文字能够多少影响你对我们这份职业的看法,也是对我而言,莫大的收获。
借用我所读的鲁羊译本开篇的推荐词作为结语:
看过《老人与海》的,是一种人;没看过《老人与海》的,是另一种人。
这是海明威,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我把它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