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几个伙计讨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问题,谈论了发展民办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争论了民办公办的合理比例,说到了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的权限,探讨了民办学校规范管理与自主办学的合理边界,达成了一些共识,留存了不少争议。
之后,忽然感觉,可以用特色菜馆和大灶食堂来类比一下民办公办的一些事儿。
比喻未必恰当,我就胡乱一比,您且姑且一听。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最大的民生。
吃饱饭,是劳动干活、读书学习、游戏活着的前提;现在吃饭不是问题,很多人很容易忽略问题。
记得当年上高中时,头两年,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都是从家里背煎饼充饥,没有学生食堂的概念;高三那年,才开始到公社粮管所缴粮食,换成粮票到学校食堂换馒头吃,粗细三七,学校食堂就是提供馒头、稀饭,没有其他的;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城里同学,可以用钱到教师窗口买点菜吃;相对宽裕的农村同学,偶尔从到一到饭点就挑着菜桶挣点小钱的周边农村一个老头那里来碗水煮白菜、水煮菠菜(那时还不知道有水煮牛肉这么好吃的水煮东西);我等大部分寒门子弟,咸菜也只能相互接济着吃。
读了大学,才真正过上了吃食堂的生活。学校有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三个食堂,都是学校自营的,财政补贴,成本经营,不得盈利,结余还组织学生吃伙食尾子,大家也刚从半饥半饱的状态走出来,吃上白面馒头就幸福感满满。
这种幸福感后来就慢慢消退了,物价不断提高,饭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有时候馒头没发好,又硬又小,学生和食堂工人师傅经常为土豆没刮皮、菜里有带毛的肉皮等小事龌龊,偶尔还有些过线的动作,不够和谐。
但那时候大家都是穷学生,没钱出去下馆子,当时外面也没那么多馆子,食堂还是吃饭唯一能去的地儿。没办法,就靠星期天到其他同学那蹭饭,换换口味。最常去的是山师,远在黄台的轻工学院也去;特别是山师,因为食堂好,一个月有时候去几次。大家都是穷学生,去的次数多了,山师的同学负担很重,就很容易找不到了。
那个时代,就是典型的食堂时代,大家都不富裕,没条件出去下馆子,外面也没有多少馆子;天天食堂,很难吃好,但可以吃饱。
这种食堂时代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直到现在,部分成规模的企事业单位,还都有职工食堂。
形势发展变化,食堂一统江湖的局势也慢慢变化。有些封闭管理的学校,因为学生食堂菜品单一,花样不多,味道不佳,曾经发生过学生用电话订外卖,通过围墙栏杆传递的景象;甚至还发生过职业学校学生翻墙外出下馆子拉破肚皮的事情。
儿子读高中时,学校学生食堂已经很丰富了。除了标准的大食堂,学校还引进了一些特色菜馆,川鲁湘粤,酸辣鲜咸,丰俭由己。曾经吃过一次,味道很不错,价格比外面便宜;儿子也是穷人家孩子,一般还是与几个要好的同学吃大灶多。
现在,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满大街都是大酒店、小菜馆,特色菜馆(窗口)也成了很多学校的标配,个别学校甚至大有超越大灶食堂的态势。
以前就学生食堂问题和一些学校的领导做过探讨,梳理过一些问题,现在想来,这些问题类比公办民办学校,很有启发意义。
一是必须保留大灶食堂。必须坚持公益性,坚决不盈利,甚至给予适当补贴,满足低消费学生群体的生活需要,保证最困难的学生也能吃饱,保证基本的健康成长所需,这是学校份内的事情,必须坚持。
二是可以引进部分特色菜馆(窗口)。家庭状况不同,消费水平不一,饮食习惯不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不习惯天天粗茶淡饭,非要逼他们吃大一统的平价大灶食堂,也不符合家长们长期以来培养的孩子胃的习惯,在引导学生建立健康消费观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多元需求,满足部分合理诉求,也好。
三是合理考虑引进特色菜馆(窗口)的量。综合考虑不同消费能力的学生群体结构和社会健康导向,研究确定特色菜馆和大灶食堂的比例结构问题,必须坚持大灶食堂的主体地位,不能无节制地引进特色菜馆,挤占大灶食堂的服务能力,让低消费能力的学生无奈的接受高消费服务,这是一种实际上的不公平。
四是努力改造提升大灶食堂服务水平。通过加强管理,引进人才,提高技术,加大补贴,在品种上、口味上、内涵质量上做一些有效地改进,价低质不低,让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也能吃的更好,更营养,更健康;吃得好,才能学得更好。
五是加强引进菜馆的管理。引进菜馆的目的是满足部分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包括价格、包括安全,包括质量,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协议加强管理,不能任其随意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损害学生利益,甚至因监管缺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要坚持办好食堂为学生的初衷,以学生满意为宗旨,不能偏离方向,更不能通过食堂谋利。
当然,大灶食堂和特色菜馆的关系相对简单,具体到民办公办学校问题,则更为复杂,更为敏感,需要研究和考虑的因素更多。
总觉得二者之间或多或少有些想通之处得,套用一下,就是坚持办好公办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公民比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让群众可选择,有保障,满足多样需求,确保各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