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九则。
1、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人家称道季文子,说他临事总要三次思考然后行。先生听了说:“思考两次也就够了。”
傅佩荣注解
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许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种描述,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国大夫。他在孔子出生前十三年已卒,因此孔子所听到的是别人的描述。
“三”字在古代经常代表多数。在本章,孔子的意思是做事不要犹豫不决,把时间浪费在权衡得失上,而是该做就立刻去做,想多了反而会错失行动的时机。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在阅读原文之后,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惯用的说法往往是在错误地被引用。比如“三思而后行”。我们常常劝人说要“三思而后行”,是希望对待事情做决策谨慎小心的意思。从它原本的上下文语境发现,原来孔子并不赞成“三思”,而是认为这样的做法太多余,只需要思考两次就可以了。细细思来,反复思考往往容易让人犹疑不定,越来越优柔寡断。太多的犹疑,在某些时候会耽误事情的时机。所以,思虑太过也是不对的。对于需要当机立断把握时机的事情,要尽快作出决定。
4、弘丹学习心得
我们平时说的“三思而后行”,就是语出这一章。
以前看到“三思而后行”都是讲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在现代我们使用时,觉得“三思而后行”是好的建议,是劝他人做事前要多思考,在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这个词,劝慰别人不要太意气用事,要“三思而后行”。
我没有想到《论语》的原文,孔子并不觉得要“三思而后行”,反而觉得想两次就够了,不用想太多次。
当一件事思前想后,想了很多次都不去行动,一是容易丧失行动的最佳时机,二是会慢慢消磨自己的勇气,尤其是面对困难的事情。本来是有勇气去做的,想来想去,越想越害怕,越想越不敢做。在现实生活上,我们拖延一些事情,也是因为心里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或者还没有考虑周全,总是想再多多考虑,就一而再,再而三得推迟或拖延,但这件事却一直放在心上,是一个负担。还不然当时早早去做了,早做早安心。
正如钱穆先生说的,事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无足称。
附录
南怀瑾对“三思”的分析: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