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的是《秒赞》,一本由奥美的前总监写的怎样设计文案的书,得到上的推荐。
我在编辑部的磨合期总是不痛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们认为我的选题和表达方式不够吸引人,要么是模糊抓不住痛点,要么是自说自话没有转变为公共的思维,这些道理我懂,可是我内心排斥,所以吸收不进去,反而认为她们在做的偏向抓眼球,喊口号,文章本身的逻辑不对。
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并没有在磨合期间消弥,反而成为了一根刺,当我再次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后面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早点吃透这本书,也许那根刺在没有扎得很深的时候,就能够被拔出来了。
二、
我以前以为,文案属于广告推销,自媒体文章属于文字,两者没有强关联,就是这个传统概念,让我拖拖拉拉几个月都没有读完这本书。结果发现书的精华在一头和一尾,头还显不出来,尾巴完全看出来了。
文案当属跨界,说白了,文字的创意都可以跨界,尤其在某些类型的自媒体文章中,我不转一圈,都不知道其实我在学的,就是怎样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并把这种本质透过人的情绪和视角,用文字表达出来,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游说或者说服别人。
“文案就是说服,写文案是说客,如果你天生不会游说,请勿当文案”,这句话有种宿命的感觉,我看了心里顿时一颤,仿佛看到一个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有成绩的老姑娘,不过为了剩余的40年好好生活,我还是愿意看下去。
三、
书里面自然有无数的绝招,叫你怎样把一件事情,一个观点,一样物品说得大家都感兴趣,心动,种草。
比如媒体文案标题命名的对比:
原标题:保暖多色长筒厚袜VS新标题:一直暖到小腿肚
原标题:珍贵柔软牦牛绒围巾VS新标题:5头小牦牛的绒毛,刚够织一条围巾
又比如讲到为品牌讲故事,有这样一条公式,是人们非常愿意聆听的:
故事+人物+困境+尝试摆脱困境
而这样的故事来源之一居然是常见又被忽略的客户留言和点评,只要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生动的故事。
再比如以婴儿哭闹为例子,解释文案工作的三个层面:
吸引层——婴儿发出的哭声是信息,作用是吸引
传播层——声音从卧室经过客厅传到厨房,过程是传播
说服层——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马上跑去为孩子喂奶,是被宝宝的哭声说服了
这里讲的传播链条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的爆炸,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创作思路,虽说也有面向读者的思维,可是没有经过训练,还是偏原始、基础的描述,很难抓住读者注意力。
“注意这件事,很难被注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
我喜欢书里面的后半部分,从第8章开始,讲文案要怎样的日常积累和准备,才能写出来。
有段话:“你的样子,有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你的人生轨迹不仅将写在你的脸上,更会成为你的知识,你的看法,你的想象,成为你写下的文案。”
没有经历,就没有文案。写文案要有八卦之心,八卦事,八卦人心,八卦状态,八卦进展,八卦就是好奇,探究,思考,转化。
文案就是聊天,是人人都会的聊天。虽然我不是很懂这句话的意思——“媒体即终端,终端是大脑”,但我知道聊天是怎么回事,脑子里面的想法,和其他人交流,将内心的思维语言,翻译为外在语言,说的就是这个过程。
我还知道,之所以没有办法真的掌握读者思维,是因为——骨子里的傲慢。
这么说是不是很开撕自己?事实如此,每个人都会看不起一些东西,看不起就不会去倾听,更加别说什么理解,耐心有时候是装出来的,只是修养好,而不是真心实意地在乎。
所以又回到一开始那句话,如果你天生不会游说(潜台词是你天生就有些傲慢),你写不好文案。
技能上的东西都可以慢慢熟悉和掌握,放下本就不矜贵的身子去了解,才是最根本的。
扯一句题外话,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势利眼?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似乎都是客气,但有时候我又觉得自己还是有正义感的一个人,好像没有那么坏,人真的很复杂对不对?如果哪一天真的改变了,人生也许会有不同。那个时候我要感谢现在的自己哦。
插播完毕,我想记录最受益的第13章当中关于“洞察”的四大元素:
1,反映人性
2,普世观念
3,针对目标消费群
4,与品牌匹配
先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