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种永恒正确性的论调:我是你妈,我是你爸。潜台词是:我拥有支配你的一切权力。当然包括婚配权。
过年了,你不在相亲,就在相亲的路上,你风尘仆仆到家后,你妈问候你的第一句一定是:钱也没挣到,还不早点结婚。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会在每一次访亲拜友中,不遗余力地向你推销“待字闺中”的公务员、研究生……
你配合父母,和同样无可奈何的相亲对象表演,一场未散,一场又起,档期排满;不配合,选择抗议,或是希望他们理解呢?这时候,你妈会含着泪花: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多大,你就这样……你爸叼着香烟郁闷地望向窗外:不孝啊……莫名承受如此大的“不孝”的道德罪名,看着他们痛心疾首,为自己“生出这么一个逆子”苦恼,多半,你就妥协了。
我们一再强调的孝顺,多半只是顺从而已。
在你读书的时代,父母把自己当年的遗憾投射到你身上,时常你感觉自己是考试的机器,满足虚荣的工具;
等你毕业了,他们告诉你“回来吧,公务员才是最高尚的职业”,并竭尽全力送礼请吃饭,他们曾经告诉你的“应该学的技能”,全部派不上用场,从此你过上了“混”的生活,小县城一切靠混,他们此时会意味深长告诉你混的技巧;
等你恋爱,最终见家长的时候,他们有一千个“你们不能在一起”的理由拆散你们,带着你去相亲、相爱,但他们不会理解,忘记一个人会有多难,越是有人从中阻断,越是难断,最后凑活一个结婚了事。
亲情与爱情之间,这个时代倾向于选择亲情,或许更安全。
2.
从父母的角度,我们多半是他们意愿的执行者。他们曾经痛恨人生被规划,但等他们有了子女,他们用同样方式,规划子女的人生,循环往复。
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便是,拥有各种未知的可能性,但他们轻而易举地抹杀掉,你人生所有可能性时,他们并不能体会年轻的你,从此只能做一个按部就班的傀儡的酸楚。
血缘往往是支配人生的最好的借口。我们无法选择亲人,由于血缘产生的复杂联系,导致亲情似乎具有无可挑战的正确性,所有欲求也就成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地控制子女的人生。于你:为什么我要为别人活?于父母:你凭什么不听话?
父母与子女的血缘联系并不能扼杀,“我们终归是独立的个体”这一事实,也即是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服从命令的工具。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与选择,正如子女无法决定父母的余生,父母也不应该将子女当成自己意愿的延续,他们是你情感的陪伴与生命的延续,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生命,他们的生命的可能性,需要由自己去探索。
具体到婚配这件事,父母们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习惯使然,觉得就该结婚了:因为我是你妈,所以你的男人由我决定。而结婚这件事本该是子女自己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该由自己决定,别人包括父母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连自己的另一半、感情依托都无法忠于内心,那结婚有什么意义?仅仅是充当传宗接代的工具吗?
晚婚晚育本就是,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的趋势。中国社会高度分裂,价值观千奇百怪,但不可否认的是,结婚并不是唯一,独身独居也正和结婚生子一样,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如果生儿育女到了一定年龄就强迫结婚成家,那这和养一头猪到了发情期就拉出去配种,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春节,你被拉出去相亲“配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