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大年初三,夜宿无锡。翌日,同家人雨中漫步锡惠公园,见江南九龙壁,登锡山。乐在山顶得诗一首《颂锡山奇景》:
苍柏低欲翠,空山鸟啼鸣。
峰峦近云雾,春色烟雨中。
景色如此惹人喜爱,连小儿亦触景生情,争欲赋诗,更遑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
锡山脚下出秀嶂门,游惠山古镇。街心有石板小路,一脚下去,水花四溅。两旁商铺林立,贩卖些普通之物。
路边忽见范文正公祠。范文正公,即北宋名臣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其先祖范履冰,唐武后掌权期间,曾官至宰相。
范仲淹两岁时,父范墉病死徐州任上,母因贫困无依改嫁,从继父姓,名朱说。弱冠之年,得知家世,毅然外出求学,苦读数年后中举,步入仕途。后归宗复姓,恢复本名。其一生经历坎坷,多有事功,人品正直,文武具备,才学超然。六十四岁时,调任颍州知府,途经徐州病逝,恰与其生父魂归一处。
该祠不知何年何月所建。名为祠,实是庭院。园中有三堂二亭,堂为敦叙、后乐、报本,亭为先忧、浚泉。 亭台水榭错落有致,颇具江南吴韵。
堂内有范文正公画像、文征明书《岳阳楼记》。浚泉亭两侧刻有一联,曰:
求木其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花园墙壁书文正公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角落里点缀石、松、竹、兰等盆景,更添雅致。目光越过屋脊,对面锡山古塔赫然可见。
前行不远,又见吕成公祠,可惜大门紧闭。吕成公,南宋吕祖谦,字伯恭,今浙江金华人,主张治史以致用,明理躬行,开浙东学派先声,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被尊称“东莱先生”。旧祠由明代后人建于惠山寺柏庭房右,后废。清代乾嘉年间,后人历时二十年于今址建成。
到达公园北门,雨势稍歇,游人脚步渐缓。远处烟锁黛山,近处牌楼古风,空气如洗,斜雨微寒,宛若置身画中。
将返酒店,见公园外院墙书有乾隆御笔“惟惠山幽雅闲静”。
到五爱北路西新饭店时,众人已淋湿近半,饥肠辘辘,步履维艰。店内人声鼎沸,既有本地老年食客,更有众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四人点了酱排骨、汤丝螺、四喜烤麸、 太湖八珍 ,一份小笼。其中酱浓螺香,麸甜鱼鲜,美味无比,一餐江南珍馐,扫尽春雨湿寒。
是夜,雨停,再出发。在石皮路近人民路处,见无锡小吃名店——鼎福记,门楣三个红色行楷大字分外醒目。店面规模不大,餐桌十张左右,却是整洁明亮、陈设淡雅。
四人点了开洋馄饨、开洋拌馄饨、荠菜馄饨,一两小笼。每种馄饨均撒有鸡蛋皮、香干丝佐餐,不腻不柴,甜香盈齿,滋味十足,吃得大家心满意足,更对无锡增添几分好感。
饱餐后,大家从人民路拐上中山路,沿街边一路向南,最远到南禅寺。在灯光的装扮下,禅寺已离清净,更近世俗。
运河上有游船缓缓经过,水面街灯倒映,流光绮丽,随波溢彩,漾人心神。神情恍惚之间,忽然穿越时空,直达隋唐运河时代之光辉岁月。
再次返回酒店时,特意寻访钱钟书故居。几经转弯在一处居民区小巷(崇安区新街巷)找到那片宅院。门口挂着“钱钟(锺)书故居”标牌,为江苏省保单位。忽然想起自己节前在图书馆借杨绛先生著作若干,正待研读,此番竟来无锡游玩,并驻足钱氏故居门前。冥冥之中,似有因果。
赏江南烟雨、尝当地美食、寻前代先贤,无锡之行,有一日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