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培养“我能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是刻不容缓的,且必需的。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步,让孩子通过游戏掌握“我能解决问题”的字词。
关于能形成“我能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有六组关键的字词是一定要掌握的,分别是:是和不是;和和或者,一些和所有,之前和之后,现在和之后,相同和不同。
这些字词很简单,可能你的孩子很早就已经会讲这些词了。作者发现,这些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慢慢形成“我能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争端。但这些词的学习方式和一般的字词不一样。
书中给出建议,家长可以在一些日常的生活设定字词游戏,让孩子加深对这六组词的理解和运用。在开始字词游戏前,家长要先和孩子打一声招呼。和他说明白,我现在想教你一个好玩的事情叫“我能解决问题”,等你学会了这个方法,以后你长大了,就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用别人操心了。这个好玩的事情,将从字词游戏开始。我向你介绍六组词的意思。或许孩子听完了你的介绍,还似懂非懂,但没关系,因为孩子大都不会拒绝游戏。
如,第一组词“是与不是”。我们可以让孩子说出,他是什么?又不是什么?让他自由地发挥。如果他不懂,你可以先给一个游戏示范,如:“我是大人。”“我不是车子。”孩子领悟后,可能会顺着你的回答模仿说:“我是小孩子。”“我是小朋友。”“我是小可爱。”又或者说很多“我不是房子。”“我不是蝴蝶。”“我不是苹果。” 我们就这样让孩子有兴致地,一直往下说。让他充分明白“是”与“不是”的意思和用法。
当我们和孩子出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继续与他玩“是与不是”的小游戏。我们会和他说“这看起来很像雪糕,但它不是雪糕,它是榴莲。”等孩子反应过来这是“游戏重现”后,我们再继续指着其他水果或者货物问他,这是什么,这又不是什么。
等孩子沉浸于“是与不是”的小游戏,我们就来加入新一组字词“和和或者”。我们可以拿起两个孩子很喜欢的零食,例如,雪糕和冰棍,引导他选择其一。我们这时就要问孩子:是要雪糕或者要冰棍?孩子可能会胡搅蛮缠,面对喜欢的零食都想要,冲你大喊大叫。这时不能慌张,作者建议家长这时要着重讲明白:“孩子,今天我们只能选择这个,或者是那个。”
通过对“和和或者”“是与不是”的强调,孩子会回想起字词游戏的事情。他很可能就慢慢冷静下来,深刻地明白字词的意思,知道不能同时满足,继而思考出真正想要的零食。
字词游戏可以随时进行,特别是遇到问题时可以把字词游戏融入到问题中去,引发孩子对问题的思考。例如下一组字词是“一些和所有”,那么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问孩子,是不是所有的米都是白色的?还是有一些不是白色的?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思考,讲出自己的生活观察。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六组字词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让他们熟悉这些词词的运用。遇到问题,马上应用。例如,当孩子闹着要忙工作的你陪他玩,你也可以问:“妈妈是超人吗?可以同时做事和陪你玩吗?”在得到孩子的回答后,你再接着问:“你现在可以想点不同的事情去做吗?”
这些字词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慢慢成形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思考。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入培养“我能解决问题”的第二步:让孩子养成考虑他人的习惯,探索多种解决方式。
感同身受,共情能力,是这几年常被提及的词,但就算是成年人,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所以对于小孩子的“共情教育”,让他养成考虑他人的习惯,不是易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同样是游戏的方法,就是看图认心情。我们可以和孩子共读绘本时,指着绘本上的人问他们,你觉得这个人是开心还是怎么样?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东西挡住自己的脸,询问孩子觉得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孩子可能会给出千奇百怪的答案,他们可能会说觉得你今天很开心,因为听到你的笑声。也可能会说,感受到你不是很开心,因为你一直叹气。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孩子知道除了看,还能听,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接着,你还可以和孩子讨论,你今天开心或者不开心的原因,借机也询问一下,他们会对什么事情感到开心和幸福,又会对什么事情感到伤心、难过或者沮丧。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这种情绪原来是沮丧。他们可能只知道这叫不开心。但当我们询问他们产生这种心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就能教他辨别不同情绪的含义。
这个游戏,不止可以有效地训练孩子辨别自己的情绪,也令他们开始思考他人有什么样的感受。慢慢地,他们也会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和决定,会导致他人有怎么的情绪。这将会有助于他们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能形成养成为他人考虑的习惯时,就是他可以真正地开始独立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这里,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它若能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解决彼此问题的办法,远不止一个。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出新的解决办法。
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闹别扭的时候,正是你教育的好时候。例如,两个孩子在抢一个新的玩具,双方都声称自己先拿到了玩具。这时,家长不要急着让他们和好,或者说“那我再买一个”。而是根据小孩子的情绪状态,选择恰当的引导。如果两个小孩子已经非常地愤怒,甚至都要打架了,应该先让他们分开冷静一下。如果他们还没到那个程度,我们就可以开始询问清楚来龙去脉,同时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地去感受:“如果你的玩具被另一个人先拿到了,并且在所有的时间里都霸占着它,你们各自有什么感受?”
通常这时孩子都会承认,如果另一个人把玩具霸占一整天,他们都会感到生气。那么这时,不要试图去帮他们解决,而是抓住这个提问的好机会,问他们: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你们都不生气呢?你们想想,写下来。
这时,一场争吵就变成了一个游戏。孩子们开始把重点从愤怒变成了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只需要在一旁,帮他们评定他们想出的办法就好。在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一就是要尽可能让孩子发散思维,多想。想得越多,越能锻炼他们灵活思考的能力。二是要注意他们回答的方法是否与问题相关。有些孩子可能会说“我拿不到玩具,那我就哭呀。”可哭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并不是一个有益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就是要注意他们的方法是不是同质。例如有孩子说“他不给我玩具,那我就送他一块巧克力,让他先给我玩呗。”当你点头认同这是好主意。另一个孩子可能会依葫芦画瓢,就接着说“那就送他糖果”“送他雪糕”等等,这些本质其实是同一个方法。要注意提醒孩子换个不同的思路。
当然,这里让孩子尽情地提解决方案,有时我们会收获一些并不那么友好的提议。例如孩子可能会说:那我就冲他尖叫,直到他受不了,主动把玩具让给我。或者是孩子会说:那我就拿两块钱给他,购买这个玩具的使用权。
这些方案在孩子刚提出来的时候,家长先不要急着否定,也先不要担心。我们来到了培养“我能解决问题”模式的关键性第三步:让孩子需考虑清楚解决问题的后果,作出最优解。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通过字词游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字眼,也通过现实场景思考和假设过问题的解决之道,接下来也该开始考虑他的解决办法,可能会对他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这里我们要和孩子科普一个因果关系。这个练习我们也可以放到前面的字词游戏一起。我们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观察。例如,有人不刷牙就睡觉,可能会发生什么?爸爸忘记拿手机就去上班了,又可能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形成逻辑思维;另一方面是督促孩子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这两个能力都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
当孩子有一定的“因果观”之后。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在探索多种解决方式时,说了一些并不那么恰当的方法,例如对同伴大喊大叫,或者是送钱给同伴来获得玩具。我们可以做的是,先不要否定,而是问他,你的这种方法,可能会发生什么?
我们要注意的是,当家长讲“你这样做,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孩子多少有点害怕,因为这是很多人骂孩子的开场白。所以建议换一种更贴合自身性格的自然的讲法,也可以向孩子说明白,这只是在探讨问题,不是要兴师问罪。
这里家长同样要注意几点:一是要鼓励孩子讲出后果。这里和第二个步骤说鼓励孩子说出解决的办法一样,家长先不要批判,而应先接受。无论孩子讲的后果是不是有问题。
二是要鼓励孩子多讲几个后果。既然孩子可能会讲一些有问题的后果。例如明明是他对别人大喊大叫,他还洋洋得意认为对方一定就害怕了,不敢和他争玩具了。这是一种可能的情况。但绝不是唯一的结果。我们要提醒孩子,还可能有别的后果吗?不妨再想一想。
三是当孩子表示“实在是不知道是发生什么”的时候,我们要分清楚,孩子是累了没兴趣了,还是他并不在意。如果是前者,可以再找下次机会。毕竟不能急在一时。如果是后者,我们则要加强第二步骤关于共情的练习。当然,还存在一种可能,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们可以通过假设让他理解。可以这样说:假设被吼被嚷的孩子是你,你会怎么样?这样来引导他说出可能的后果。
四是当孩子的评估后果不如人意,他还坚持己见,觉得对其他小孩大喊大叫,或者直接把玩具抢过来,是个好主意的时候。家长也先不要着急。作者认为,这时应该加强共情之外,我们还可以询问孩子:当你那样做的时候,对方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那么做,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那种不理想的情况出现,你又会产生什么感觉呢?这些问题可以让他们重新评价一下自己的想法。
总而言之,通过对解决办法导致的后果的评估,孩子自然就明白,当他们想要解决社交问题时,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效果最好。没有学过“我能解决问题”模式的孩子,在面对冲突时总倾向于避开,交由老师或家长来主持公道。但学过这个模式的孩子,则可以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社交中游刃有余,不会害怕冲突与难题。
好了,我们接下来总结一下。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学到培养孩子“我能解决问题”的模式是刻不容缓的,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让孩子通过游戏掌握”我能解决问题“的字词。第二,让孩子养成考虑他人的习惯,探索多种解决方式。第三,让孩子考虑清楚解决问题的后果,并作出最优解。
3
当我们帮助孩子培养了能在社会上安身的“我能解决问题”行为模式。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把这个模式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上呢?
我们首先来看孩子在社交上比较普遍的两大难题——打架和捉弄。
首先是打架。当孩子们打架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理解和考虑他人,自我解决。
一提到打架,由于这事事关孩子的人身安全。家长总是分外紧张,一不小心就越俎代庖,自己替孩子思考起解决办法来。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前面我们也说了,家长不可能时刻陪着孩子。他们总要自己去经历风雨。
在这时,家长愈加需要冷静,首先是询问清楚孩子,打架是起因是什么?注意,如果孩子只说对方突然打自己,要认真追问一下起因。有时候孩子会为了“显得无辜”,会对自己作的前因会避而不谈,只谈结果。
当孩子诚实回答之后,家长要分析一下事情。如果这是校园霸凌,这当然是要慎重处理的。但如果只是孩子的一些普通口角引起的打架,例如是朋友不愿借书给孩子看,两人起了口角后打架,这时应该引导孩子理解和考虑他人。
我们可以这样,首先是引导孩子理解别人的感觉,问清楚他打人时,朋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等孩子回答了朋友正确的感受,说他被打了当然会生气。我们再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观点,为什么朋友就不愿借书给他看呢?是他天生小气,还是以前发生过什么?孩子可能会说不知道。那我们就让他去搞清楚答案,最好是鼓励孩子直接去问当事人。等孩子搞明白了,说朋友不愿借书不是因为小气,是因为他之前也不曾借过书给朋友看。
你可以询问孩子,那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这种问法就是要让孩子明白,这终归是他自己的事。孩子可能会提一个错误的解决办法,例如他可能会说,以后都不理这个朋友啦。你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你还想和他做朋友吗?如果你还想要这个朋友,那么你有没有什么样不同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继而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解决之道。
除了打架,还有一个很头疼的场景,就是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捉弄其他人,这时我们要做的和打架的情景又有点不一样,这里的重点是:搞清孩子对问题的看法。
有时候老师和家长投诉,说孩子在学校捉弄别人时,我们不要急着下结论说孩子是在霸凌别人。当孩子回家时,我们要可以问他,为什么要捉弄其他人?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和孩子保持沟通关系,他们是愿意告诉我们原因的。有些孩子捉弄他人的理由,可能是喜欢一个女生不知道怎么表达,或者是觉得没有同学在意自己,故意找存在感等等。
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都可以让他思考:当小朋友或者是同学被你捉弄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呢?会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孩子思考后自然会明白,无论他是想表达喜欢,想让同学在意,还是交朋友,捉弄的手段只会让对方愈加讨厌他,更不想和他交流,更别提做朋友了。他想达到的目的,一个都没有成功,反而把旁人推远。他们就明白,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他搞错了解决的方向。我们就可以趁机和他们进行一些友谊,异性等的说教。但这次和平时的说教是不一样的。因为孩子搞清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明白了真正的关键,是要有正确引人注意和交友的方式。他就更愿意把你的话听进去。
好了,在这一部分里,我们探讨了该如何把“我能解决问题”的模式应用到孩子的社交难题上。当孩子打架时,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和考虑他人,自我解决。而当孩子爱捉弄他人时,我们则要搞清孩子对问题的看法后,再作说教。这里面的对话看似比较多,但家长只要熟习了这个模式,应用起来并不难。不过最重要的仍然是记得,这是孩子的问题,家长不应插手替他作主。
4
“我能解决问题”模式除了能运用在解决孩子的社交问题中,还能运用到亲子关系中。
只不过在运用时,有两个原则。原则一:引导孩子理解你对问题的感受。
这个原则通用于一些孩子做错事,惹恼家长的情况。讲一个最常见的场景,孩子贪玩不回家。很多家长都会很着急,容易忘记使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模式。在平静完情绪后,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当你这么晚还不回来的时候,你认为我为什么生气?
这种问法不是直接和孩子讲我生气,只是让他思考你生气的原因,更能理解你对他贪玩不回家的着急情绪。这样孩子就更能明白你的怒气是针对他的错误行为,是出于他的爱与关心。那么,即使这次的讨论是严肃的,亲子关系也不会那么紧张,更能达成和解。
另外一个原则,就是让孩子明白问题解决并不总是有商量的余地。
这个原则更适用于一些“必须这样做的情景”,孩子却不听劝诫的情况。例如孩子到点了必须要上学,坐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等等。这时候,“我能解决问题”的模式并不是孩子能用来做借口,改变你想法的平台。
如果是还有商量的情况,要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孩子到点了要上学,他却还是磨磨蹭蹭的。这时,孩子是否要上学不是问题,问题是他来不来得及去上学。你可以和孩子讲:现在快迟到了,为了赶时间,愿不愿意把早餐拿在路上吃,或者是到了学校再买一份早餐吃?你要让孩子明白,他可以在你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去实现某个目标。
但如果是无法商量的情况,要让孩子意识到需要遵守必要的规则。如孩子坐车要系安全带时,他拒绝了。家长这时也可以运用“我能解决问题模式”,只是这一次不是问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这个不系安全带的问题,或者是你可以选择走路,还是骑车。而是和他说:如果你不系上安全带,可能会发生些什么样的后果?这时要让孩子理解,事情解决并不总是有他发挥的空间的,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好了,在这一部分里,我们探讨了该如何把“我能解决问题”的模式应用到亲子沟通中。当遇到孩子做错事,惹恼家长的时候,我们要遵守的原则是引导孩子理解我们对问题的感受。
遇到一些“必须这样做的情景”,孩子却不听劝诫的时候,我们的原则是让孩子明白问题解决并不总是有商量的余地。
5
好的,以上就是我们所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了,来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叫“我能解决问题”的模式,它不是直接让老师或者家长告诉孩子,他该怎么想或者怎么做。而是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让孩子慢慢学会,该如何自己思考,并解决与他人相处中的冲突,从而成为一个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那么孩子该如何习得这个模式呢?
第一,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字词。
第二,我们要让孩子通过一些表情观察的练习,养成考虑他人的习惯,并从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三,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解决方式罗列出来,并考虑清楚解决问题的后果,作出最优解。
当这个模式应用在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社交难题时,如打架和捉弄他人时。我们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打架,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和考虑他人,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是捉弄,我们则要搞清孩子对问题的看法。
而当这个模式应用在亲子之间的交往时,我们要确定两个原则。在孩子单纯惹恼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我们对问题的感受。在一些事关安全,无法商量事情上,孩子不听我们劝诫的时候,我们则要让他们明白,问题解决并不总是有商量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