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闲暇时光,看完了《七月与安生》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七月与安生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孩子,一个是光明,一个是阴暗;一个是安稳,一个是自由;一个是乖巧,一个是叛逆……七月与安生,其实只是同一个人的两面。
我看完后一直在想我是七月还是安生,知道此刻我菜明白,我不是七月更不是安生,我是那个家明。。虽然我不想家明学校时期的我优秀,但是我有跟他一样的无奈。
苏家明跟我们芸芸众生一样,总是很轻易地放弃掉手中的选择权,甚至没有为此争取过一些什么。
家明没有七月、安生身上的激烈,但却更像每一个你,每一个我。
读懂了家明,也就读懂了我们。
是的,我们中的大多数啊,只不过是别人的影子而已。连家明他自己,也不过只是茫茫人海中一个若隐若现的影子啊。
既然无论自己怎样做,结果都是会后悔的话,那还不如彻底按照自己的心意,大踏步走下去?
就像七月在机场跟安生说的那一句:“你变乖了,我有点不喜欢你了。”
太乖的人生,是无风无浪波澜不惊,但并没有多大意思。
每一个你,都只有一辈子可活。
即使前面的二三十年浪掷了不少青春,也别再唉声叹气了,接下来的人生下半场,才是你更应该在意的事。
就像陈绮贞说的:“青春期,大家不知道该干嘛,你就会错过很多青春期本来要做的事。可是,现在的你,才有那个胆量啊。所以,还是可以继续拥有那些青春期的浪漫幻想的。现在的你,知道了时间很珍贵,更会挑重点。现在,你处于的是一个‘可以规划’的青春期阶段。”
别担心啊,即使已经三十好几了,你依旧还在青春期呢。那些年少时不敢做的事,现在你已经有了足够的胆量和经验去应对了。
七月拥抱安生,就像是与过去的自己,紧紧相拥。看到电影里的七月,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在照镜子一样,诚实地照见自己内心的那些不堪。
就像后来七月向安生坦诚相告的那样:真正聪明的人,都不会让别人看出来的。
七月最擅长的是,讨大人欢心,在成年人面前装乖。但本质里的那个她,却是最后用力推安生一把、拿石头砸破警钟的“坏女孩”。
这个世界上无趣的人太多了,那些看起来有趣的人,其实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
看完《七月与安生》之后,最大的感悟就是:别装。
即使装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演技好得可以拿奥斯卡,你也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懊悔:自己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去饰演一个“不是自己”的自己?
不值得的啊。所以,不要再装了,就做你自己就很好。
七月在电影里的三个结局,一个怀孕了又死去了,一个怀孕了又远走高飞了,一个没有怀孕但又远走高飞了。无论结局如何,都看得我心一阵抽痛。
既然不管走哪一条路,都是辛苦的。那么,就选择最顺应内心的那一条路来走,至少这样走下来心里踏实,不是吗?
30岁后,我们总会活得越来越像自己。也就是,传说中的上升星座,开始发挥它的神奇作用的时候。
把过去的戾气、火气逐渐都收起来,后来的安生,慢慢变成了最初自己最想要变成的七月。
这其实也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把全副武装放下来,不再戒备森严,而是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
快乐,从来不是往外求,而是向内寻。
最后,你总会像全片结尾时的安生一样,不再害怕照镜子,也不再害怕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大声地笑,放肆地哭,就像最原本的自己一般。
要做你自己,个性才得以显山露水,面貌也比较容易能让人记得住。
每个人啊,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这一生,到底要怎样过。是过得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还是平淡如水岁月静好?
你站在每一条分岔路前面,做的每一个选择,下的每一个决定,都在为你的将来、你的终点站,储蓄着一点一滴的能量。
而时间会告诉你,你的最终答案,是什么。
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别问家明,连家明自己也不知道。好像哪一种人生都可以,但选择这一种,就必须放掉另外一种。这大概是生命里最难作出的抉择了吧?
家明想要小镇里的安稳生活,想要父母亲人的言笑晏晏,也想要“白玫瑰”七月在家里相夫教子;
但与此同时,家明想要大城市里的拼搏人生,想要不顾一切冲击事业巅峰,也想要“红玫瑰”安生在身旁聊以解忧。
这样“鱼与熊掌兼得”的人生,真累啊。
不过,先别忙着指责家明、大骂他是“渣男”,仔细读一读上面的两行字,是不是更像在说你自己啊?
什么都想要,但同时又什么都不想失去。原著里的家明更“渣”一点,搞大了安生的肚子,我喜欢编剧把怀孕的责任让给了七月,这样我们可以更专注地探讨家明这个人所作出的每一次选择,而不是把焦点放在他的“出轨”上。
家明:“能把名片扔出地铁车厢门,你就不能跟着安生挤出去?你当年可是田径队的欸。”
也许,不跟着安生走的原因是:家明的内心,始终一直在挣扎着,犹豫着?
七月或安生,是家明天平的两端,同时也在平衡着他整个人的存在。他想要继续Balance这种状况,就不能失去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像家明这种学生时代太优秀的人,其实比一般人更害怕作选择。
因为资质优异,无论选哪一条路,好像都能走得下去。
家明这一类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直只是别人推着他在做决定。
也许,家明早已放弃选择的权利了?
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最后沦为地铁人群里不起眼的一个。
七月也好,安生也好,都比较像是家明命中的“劫”。
有人看完《七月与安生》之后,大惑不解:为什么男人好像从来都不用怎么去做选择一样,比如家明?
我的答案是:大部分时候,他们根本无从选择。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依旧活在一个所谓的男权社会里头。
政府鼓励生育二胎的新闻一出来,各大企业的人事部门已经把女性员工的入职门槛又再抬高了几寸。在同等条件之下,比起身旁应聘的优秀女性,大部分平庸的男性所具备的,也许只是昂首挺胸的、盲目的(也不知从何而来的)大自尊。
有大自尊,却未必具有大智慧。一个中国男人,其实是很难去上、也不需要去上“面对自己”这一堂课的。
难怪安生说:除非你特别爱这个人,否则,大部分男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愿意去直面自己内心的,好像往往就只有处于弱势一方的(无论是心理层面还是生理层面上的)女性。
永远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却很难搞懂女人在想什么的家明,其实也从来没有好好地面对过自己的内心需要。于是,他也几乎没有怎么长大过。
在电影里,七月做了一个关于家明的梦:“家明,昨天晚上我梦见你了。你说,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想想这一辈子,就睡了我这么一个女人,很不甘心……”
无论选择了哪一个方向,好像都是有一点不甘心呢。
于是,只有在跑步的时候,家明的内心才可以变得稍微那么平静一点,因为跑步可以让他“什么也不想”。
但也总不能跑一辈子吧,我们都是会停下来的。
于是,大部分男人,即使再不甘心,也都停下来了。
与不爱的人结婚生子组织家庭,在无感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回到家继续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严父模样……
于是,退休之后,男人好像总是比女人死得更快。
除了生理上的因素,中国男人好像不太能找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也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我。
少女可以结伴去上厕所,“中女”可以找姊妹聊通宵诉苦,中老年大妈可以去跳广场舞……但男人,却没有太多可以纾解内心郁闷的方式。
打麻将?喝酒?没有多少男人愿意跟兄弟聊这些芝麻绿豆。
因为天生占尽优势,始终养尊处优的男性,在生命这一个偌大的课堂里,竟然缺了好多堂“心灵课”。
无论是上山途中,抑或是生命旅途上,家明永远是别人的影子,就像大部分“其实怕选择”的男人一样。
七月与安生之间,有一个小约定:只要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就不会走远了。
但是,我们都不要像家明一样,永远只是做别人的影子,做那些别人认为你做得对的事。
你永远可以选择,做你自己。每一个选择,都让你离“成为自己”这个终极目标,更靠近那么一点。
不想娶七月,想去见安生,即使有多违背常理,你也请大胆放肆地去做。
安生明信片上的“问候家明”四个字,其实可堪回味。
我们有没有做到,时时刻刻,都问候自己的内心:这一秒,你好不好?
亲爱的男人们,把选择权捡起来,重新拥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吧。
丢了自己,要懂得找回来。
最好的人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似很鸡汤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真理,他说,要得到你就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但是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