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屏幕上弹出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的新闻时,巧了,我正在电脑上再一次重温电影的第二部。
1997年6月,《哈利·波特》系列书籍正式开始发行。而后,它成了全球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若问我为何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顾?
它构造的,不只是一个魔法世界,还深刻地映射出现实生活的一些阴暗面。但更重要的是,阴暗无法战胜那些美好的东西,比如爱,比如友谊,比如勇气,比如坚守。
如果说初看时,凭儿时的心智,更多是被那魔幻的世界,奇妙的咒语,曲折的情节吸引。
今天看来,却有更多的感触,因此,喜爱有增无减。写在《哈利·波特》20周年之际,摒弃对作者满溢才华和丰沛想象的夸赞,我想来谈谈这些。
且当我是一个老朋友,促膝与你聊一段从书中得来的浅薄生活感悟。
1. 关于爱、关于友谊
书中曾有句:“爱是伏地魔唯一不懂的咒语。”
当邓布利多对哈利说这句话时,是在为他揭示,为何伏地魔借奇洛的躯体想争夺魔法石时,却没有办法接触他。
因为哈利的母亲在牺牲自己时就把一种强大的保护注入了他的皮肤,血脉里。
爱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对抗这世上最邪恶的力量。
哈利的父母虽一开篇就已死亡,却仍然是书中塑造的最伟大而无私的两个人物。
而书中感动人们的“爱”,甚至还远远不止于此。
一开始,即使觉得赫敏有些傲慢,但当知道巨怪闯入女卫生间,她可能有危险时,哈利和罗恩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回去解救她。
得救的赫敏,竟主动承担下所有的错误,令罗恩大吃一惊。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三人真正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朋友。
当得知哈利被德思礼一家为难并锁在壁橱时,罗恩和两个哥哥宁愿被爸爸妈妈责骂,也要偷开出车来解救哈利。
当哈利想一个人出走,寻找剩余的魂器,以打败伏地魔时,赫敏和罗恩坚持与他共同战斗,即使谁心里都清楚,如此冒险,代价可能是整个生命。
在最近几天读到的罗琳新故事《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已经步入中年的马尔福对赫敏坦言,学生时代,妒忌过他们三人的友谊,因为他们总是真心互相帮助,彼此喜爱。这也是他曾经渴望得到而不曾拥有的东西。
我也打心底里羡慕这样的友谊,它不是爱情,却和爱情一样,足够打动人心,温暖余生。
而斯内普对哈利母亲隐忍而深沉的爱,是整部书中最大的泪点。
整整7本书中,我们无数次误会这个冷漠,尖锐,阴沉的教授。却在真相揭开那一刻泣不成声。
死亡前的最后一刻,他深情凝望着哈利说:“你有你母亲的眼睛。”
有哈迷说,始终无法忘怀、难以释怀的一段,就是当斯内普的记忆被放入冥想盆中的画面。
抱着莉莉的尸体绝望地哭泣。
邓布利多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么爱她。斯内普回答:Always(总是)。我们看见,斯内普召唤出守护神,竟是一只麋鹿。那本是莉莉守护神的形状。
要多深沉的爱,才能至此。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动辄就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通过这本书,我们是否可重获一份力量?
即使那时虚构的桥段,想象的情节,但如若你愿意去相信,并认真而忠贞地对待爱情和你的爱人,谁说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2.关于正义与勇气
每一个勇敢的人,都值得被永远铭记。
在第一部中,我就被呈现出来的“勇气”与“正义”所震撼。三个小伙伴为了阻止坏人偷盗魔法石,需要通过的最后一关,是下真人魔法棋。
这是一个残酷的棋局,每个人充当一个棋子,如果被对方吃掉,可能就是真的死亡。
但在最后一局 ,罗恩竟打定主意牺牲自己,让哈利前进。即使他无比清楚,可能面临的是怎样的结局。
当时我真以为罗恩会死。有震撼有难过。
故事进一步演进的过程中,邪恶与正义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无数人为了维护正义献出了生命,小天狼星,多比、疯眼汉穆迪、卢平、弗雷德、甚至邓布利多、斯内普……
最后的霍格沃茨之战中,学校的力量远不敌伏地魔率领的伏地魔大军。
但罗琳借助她的笔端告诉我们,正义终究会摧毁黑暗,就像黎明终究会到来,不论这个过程有多残酷,多艰难。
这是一个是非混淆的时代,无数人贪图一时安逸,模糊了正义扭曲了三观,所以,我们有时会感到茫然。
我们究竟应该坚守什么?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一丝光亮,提供一个方向。
3.关于善意与坚守
哈利波特始终信任邓布利多。即使邓布利多早就知道伏地魔无意间在哈利体内造了一个魂器,要想消灭伏地魔,必须牺牲哈利。
基于一种始终没有怨言的信任,哈利在最后做出了牺牲自己的选择,结果,他并没有死亡。
也因为伏地魔的一部分魂气停留在哈利体内,所以他常受到一种声音的引诱,并且时常会在不经意间露出邪恶而狰狞的表情。
甚至一开始进入霍格沃茨时,分院帽就在将他分到“格兰芬多”还是“斯莱特林”之间犹豫不决。
这些都让哈利数次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坏人。
小天狼星告诉他:每个人都有明亮的以及阴暗的一面。重要的是你选择哪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我们呢。
当伏地魔数次引诱他时,他终究一次次坚守,站在邪恶的对立面。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
也是在最新一本书里,看到这个打动我的细节:
结婚多年后,金妮告诉哈利,当年她因为进入伏地魔的日记被控制,那一场战役结束后,很多人都疏远她,觉得是她带来了灾难。在公共休息室里,哈利却走过来,要跟她一起玩跳棋。
“这就是你的伟大之处。”金妮说。
哈利的善良体现在每一个小细节里,深陷火海之时,不计较个人恩怨,坚持要救出马尔福。
当家养小精灵多比牺牲后,他坚持亲手埋葬它,不用一点魔法。这是向来被当做下人的小精灵从未有过的待遇。
最后,即使知道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消灭伏地魔,他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大家的和平,对死亡毫无畏惧。
于我们而言,于现实世界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我曾写过,人不是单薄如纸片的一面。
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更多是自己的选择与坚守。
愿我们都能用更多的善意,去给这个世间增加一点温度。
4.坦然面对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
书中之人有善恶之分。但即使是善良的人,依然不完美,他们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
哈利也会有武断、鲁莽和脆弱的时候,他相信自己的感觉,坚持小天狼星在魔法部遇到危险,前往拯救,却让大家陷入困局,赶来营救的小天狼星也为此真正丢掉性命。
罗恩永远活在哈利的光环下。在最后的战役中,甚至受不了哈利与赫敏的亲密,新生嫉妒,愤怒出走。
就连永远以聪明姿态登场的赫敏,不也经常被嘲笑泥巴种,不也必须面对脸上的雀斑吗?
这和平凡世界的我们没有二致。我们都有脆弱的一面,我们都无法做到完美。但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成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5.一切都会好起来
摄魂怪是整个书中一个可怕却经典的形象。据说,它的诞生来源于罗琳自身的抑郁症经验。
失去父母的巨大痛苦和寄人篱下的孤苦遭遇,都在哈利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因此他总是会遭遇摄魂怪的袭击。
但就像罗琳终究从抑郁症中自愈一样,哈利也通过美好的记忆召唤出守护神,赶走了摄魂怪。
罗琳说:
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曾经抑郁沮丧而感到羞耻,从来没有。有什么好羞耻的呢?我度过了一段真正艰难的时光,我非常骄傲我能脱离那种生活。
摆脱我们不喜欢的生活,不要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丧失信念。
总有一天,我们会不再逃避过往的一切。
6.就算没有人欣赏,我依然暗自发光。
在哈利波特大红大紫以前,大家对罗琳的定义,应该是“失败者”吧!家暴、离婚、失去工作、独自抚养女儿……
就连哈利波特的手稿,也曾连续被 18 家出版社退稿。
后来,她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告诉大家:
失败代表了摒除不必要的事物,我不再自我欺骗、干脆忠于自我,投注所有心力完成唯一重要的工作。
要是我以前在其他地方成功了,那么我也许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决心,投身于这个我自信真正属于我的领域。
我重获自由了!因为我最大的恐惧虽然降临了,而我还活着,我还有个可爱的女儿,还有台老旧的打字机和伟大的构思。
曾经跌落深邃的谷底,却变成日后重生深厚的基础。
7.写在最后的话
今天,当我在网页上刷着一条条评论,数次泪盈于眶。
当电影版最后一部上映时,我自己连续看了两场直到深夜,面对空空的影院,我知道,魔法的梦醒了,我也长大了。
从小学看到大学,其实大学那会看已经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但是当年的兴奋和感动我一直记得,三观都是打哈利波特里来的,勇敢诚实善良。
我们总是笃定霍格沃茨存在于世界上某个角落,并且一直惦记着那只迷路的猫头鹰,何时才能将我们的入学通知书送达。
不过,转念一想,猫头鹰来不来,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一旦翻开书,我们随时可以进入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想象自己与小伙伴们,一次次为朋友,为亲人,为正义而战。
更重要的是,那些从书中感受到的,关于爱,关于友谊,关于善良……一切正能量,将伴随我们一生,去面对这个不那么美好,却始终充满善意与温暖的世界。
愿魔法世界持续温暖我们这一群麻瓜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