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从娃娃抓起……
好吧,重要的事说三遍。
为什么?
谈谈我的亲身感受。我在大学工作十年有余,经历的学生大约有两三千,或者还不止。这些学生们,最美的年华,来到了这座美丽的校园,却发现象牙塔内的生活并不那么美丽。
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无聊”。上课,好像不是那么有趣,老师不知在讲台上叨叨些什么;专业,不是那么喜欢,拜托,这个专业是我父母帮我选的,好吧,是我自己选的又如何,我又不知道原来它长成这样?社团活动,都是些官架子的小P孩在那里装,明明只比我大了一两岁,凭什么对我颐指气使?找对象,想啊,想得好空虚好落寞,算了,还是蒙头睡觉吧,可是MD,睡觉睡多了也好无聊……那就打游戏吧……
问他:想过以后做什么吗?出国深造,还是继续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应聘,还是自己创业?是回老家,还是留在这里?
回答:不知道……
不知道!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精英。考上我们学校的可是省重点线以上的学生啊,学习的起点不低,智商不低,可是“迷茫”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迷茫,代表了对自己不自知,对社会没有认知,对生命没有把握。
当然,除了这批迷茫的,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则完全相反。他们目标明确,唯利是图,是钱理群教授所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与师长的交往、谦逊的态度,全都是奔着一个明确的目的而来,事成之后,则从此“相忘于江湖”。甚至与同学的关系中,为了一些利益,明争暗斗,不择手段,深谙游戏规则,悠游于其间,驾轻就熟。这些人,踏上社会后,比起那些混吃等死的,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还有个别的,心理上出现问题的,抑郁的,躁狂的,自杀的……最美的青春年华,却如同活在地狱里。
我们的大学呢?也很忙啊,开展理想信念抱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提倡扔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不能扔在垃圾桶方圆一米之内……但是呢,收效甚微。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些孩子们经历了十二年的苦读,为何到了最该开始绽放、回报父母和社会的年纪,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故障?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有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时代的原因,但是我想单从教育角度而言,我们是否该做一下反思?
我们来看看徐健顺先生的一段话: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一上台,立即废除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引进西方教育,到现在一百年了。但是,西方的体制教育……学校负责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堂负责理想和信仰的教育。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蔡部长只引进了一条线——学校,没有引进宗教教育。……百年中国教育实际上是瘸腿教育。我们缺乏理想和信仰的教育。由此,我们的西式学校教育,也永远是‘山寨版’,永远差一步,永远有赝品的感觉,怎么都做不到位,因为西方的学校教育是以宗教教育为基础的。”
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问题在哪里。在于百年来,我们的学校只负责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缺少了心灵的、情感的教育。西方的学校教育以宗教为基础,我们中国的教育不需要宗教打底,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存在着超越价值的部分,中国人的信仰就潜藏在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有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的知识技能教育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培养出古代教育所要塑造的谦谦君子。
这一工作,如果到大学来做,就太迟了。人格的培养、品性的塑造、立身处世之道的修习,应该从娃娃开始抓起。娃娃时代开始,就应该建立基本的生活常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礼仪规范。仔细读一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这些蒙学时期的教材,就可以知道古人在娃娃教育上的良苦用心。这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才可以继续教化,而不至于行差踏错。正如一棵小树,幼苗时期拨正了,长大了才不会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