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的取舍物品的技术。
方法三点:
一、断的思考方式,最重要
1、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2、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须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对于非日常使用的东西也要仔细看明白确认后再留下)。
3、最高境界是只选择真正必须,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来使用。
二、舍的艺术在于舍与得
先说说舍什么
1、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般都不起眼却堆砌在家里的角角落落,这些不用的东西能会像绳索一样把人的空间限制死,同时由于堆砌了太多不用的东西也会失去自己和物品之间的那种信任感。
2、还在用,但是并不喜欢的东西。一般使用这样的东西,潜意识里会产生一种配不上的感觉,同时还有羞耻的情绪在。即使意识上没有意识到,但是还是会有这样的感觉存在。
3、充满回忆的东西。大多数回忆的东西都不是太美好的,所以往往就会寄宿一些比较消极的能量。同时,由于我们不愿意去正视他选择了忘却,那些充满回忆的东西放在那里,使他们眼不见心不烦,但这恰恰是否定了那一段历史,那一段关系,那一段能量。
对于以上三种东西,我们要分门别类的将它们清理掉。如果可以送人的话,那么要说谢谢,而不要强硬的说给。比如说:“这东西在我这里,没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的使用,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送给别人也是请求的口吻,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施舍。记得哪个老师说过给别人东西要像接受别人东西一样谦卑。
三、最后的收纳
收纳遵循一个总量限制原则。也就是说,当你确定好数量之后,以后只选择最喜欢的这几种,这样的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自己的品味,同时还更严格的删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1、看不见的收纳,只放满七成。
看不见的时候,那一般都是在柜子里的,这里提倡不要放满,要给空间,让物品之间有缝隙。就像停车场,你如果车过满的话里面的车要出来就会很麻烦,但是如果有一定空间的话,一目了然,就会让他来往,都很方便。
2、看得见的收纳,只放五成。
由于是看得见,所以要给的空间要更多。所以要更宽敞才能更方便。这里类似书架作用的除外。
3、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一成。
这里基本上就是表象啦。比如说书桌呀,或者是家里的背景墙什么的。就选择一成的空间使用,让剩下空间的都相对的清净,这个和中国的山水画中那种留白感觉是一样的。
总之家里要有空间,这样才能更好的流通,也会使日常的收拾更方便,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