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森特物语
昨天,一个上一家公司的同事,一直打算从企业里出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在微信上闲聊的时候,说起了创建新公司获取业务的不易。
听到这以后,因为自己比这位同事早从企业里出来一年,认为获得了一些关于创业的想法,就开始一条一条信息的发了过去,信息都是关于提醒她做事不要太急功近利,怎么开展业务(实际上她要做的业务,我并不懂),怎么保持做事的信心。
我就这样回着信息,自己感觉说的很起劲,也很真诚,但我忽然发现她不吱声了,这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多了,完全违背了那句话“知道的不要全说,听到的不要全信”。
并不是因为朋友关系还没有到说这些话的程度,至少我们还有一层老乡的关系,也并不是因为,我给的建议有不中肯的成份,那些建议也都是我经历后,才给出的建议。
但我却忽略了一点,其实她的创业项目,我并不懂,即使懂一些,不同的人操作,也会遇到不一样的状况。
也许她做事并不会急功近利,而我提醒她做事不要太急功近利,只是因为在我创业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太过急功近利,所以自然的以为她也会急功近利。我以为我和她分享的都是自己经历后总结下来的所谓“干货”,而事实也许是尽管她的创业才刚刚起步,但从各个方面的准备上,也许早超越了我经历后才感受到的,也许在创业之前她就已经回避掉了。
在信息获取渠道如此丰富的今天,况且她的社交能力远在我之上,身边能给予更好建议的人也不会少,我这样鲁莽的分享我的“干货”建议,一定是不妥的。
又有一次,我通过某APP在线看电子版的书籍的时候,读到一本书的内容是有关律师从业人员,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些职业方面的选择时,很快想到了自己的一个从事律师职业的朋友,直觉认为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她应该需要了解一下,于是就将内容转发给了她,她看到分享后很高兴,说了些感谢分享的话。
我也认为自己的这次分享很有价值,因为对于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向来没有小事,而我分享的这个内容,恰好跟她的职业有关。
我这样想着,但后来从我一次无意的APP浏览发现,事实上她并没有去看那本书的内容(谁看了什么文章APP有这个统计功能)。
没有看的原因或许会有很多种,我试着猜想了一下,比如,分享后的那几天她工作忽然很忙,就忘记了看书这件事情。比如那几天她有案子需要处理,没来的及看。比如......
但我认为更靠谱的原因应该是,我所谓的“干货”,在她看来或许对她来说只是入门级的。
也许对于她的职业,她早已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完全不需要看那些自称职业导师弄出来的一套,云里雾里的理论指引,也不用没事儿看看什么职业未来的分析、预测,更不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所怀疑,我向她分享的这些“干货”内容,这时反而成了干扰她职业的一些“水货”内容。
这时我开始明白,“干货”的判断,不同的人只能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标准。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职业有差异,在长久的职业知识积累上,每个人更多的会关注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相关的信息,再就是一些能够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一个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或许能更多的了解你的喜好,了解你对某方面知识的专业程度,但更多的人是不了解的。
尤其是现在每天在微信、QQ之间互相传递消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一面都见不到,能够长时间坐下来,促膝畅谈的机会已经不多见了,所以每一次和朋友们畅谈后,都会在觉得相聚难得的同时,感受到朋友的变化,那种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生活经历的变化。
这样长久的彼此不了解,不能够伴随生活的成长,作为彼此的朋友,竟也是会陌生的吧。而那些分享来的“干货”,又有谁能真的读得懂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