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国医学研究证实,如果患者坚信某种药物可以治疗他的病症,那么即使服用的仅是名称相同的其他对人体无害的药物,比如维生素,也可以促进其大脑释放止痛物质,实现与服用真药相同的疗效。这项研究充分证明了,心理因素与生理疾病,存在着密切关联。
常言道病由心生,生理疾病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心理因素影响的。那么,心理因素对治疗疾病的积极作用,又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是否有理由去相信,在令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癌症上,心理因素也将产生极大价值呢?
心理“意向对话”疗法创始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用他的心理治疗小说《药树》,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思考,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解开心中的疑惑。
好端端的身体突发绝症,问题到底出在哪?
世界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的阿德勒指出,人的不幸往往是自己的选择。癌症作为不幸中的不幸,也并非与生俱来,很可能是由病人亲手打造的。
小说《药树》中的主人公陈树,本是一位都市女精英,漂亮能干,故事从她罹患癌症病危写起,当她在等待用一场婚礼作为人生谢幕的时刻,遇到了来帮助她做临终关怀的心理医生海音。
朱建军的意象对话疗法认为,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子人格,或者说,一个人,其实就是由多个子人格组成的小团体。在不同时刻,由不同的子人格来应对现实处境。通过海音的引领,我们才发现,陈树原本的精英白领形象,只是她众多人格中的一个。
生活中的陈树,精英白领人格始终强势地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他子人格无法与之抗衡,也因此缺乏出场表达自我的机会,进而引发人的负面情绪增多。这些负面情绪就如同在往人的身体里偷偷地塞垃圾,负面情绪越多,被塞进去的垃圾也就越多,当日积月累的量变发展到质变时,也就是垃圾堆积成山,并在内部发酵并爆发的灾难时刻。
海音通过意象对话疗法,帮助陈树回顾了她的前半生,此时她才发现自己竟然始终在为别人活着,包括父母、弟弟和恋人等等,她在乎他们的所有感受,并为了讨他们高兴而不惜任何代价,但却也因此忽视了自己的存在。
但令陈树遗憾的是,几乎所有人对她的努力付出并不十分满意,那些想要她为自己活着的子人格终于等到了出场机会。到底是要为他人活,还是为自己活?子人格间的“战争”开始了,不堪心理重负的陈树也因此病倒了。因为,“死亡”才是解决这种冲突的唯一方法。
意象对话疗法发现,陈树身患癌症,是因为她想通过癌症去解决子人格的争端。身体内各子格地位的长期不平衡,制造出大量隐藏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诱发了癌症,而癌症也预示着她在心理层面的彻底崩溃。被逼入绝境的她,还有未来和希望吗?
她的癌症出现了转机,奇迹是如何产生的?
小说《药树》中的陈树,其实还算是幸运的,病危之际遇到了意象心理咨询师海音。海音送给她一把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去内心世界里寻找关于生命的答案。
陈树从小就乖巧、懂事,但这只是在母亲严苛管教下,她为了更好的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子人格。但实际上,那些没有表现出来的子人格,对母亲的形象描述是偏于负面的,甚至不顾及亲情地要与母亲保持距离。
意象对话疗法引领并陪伴陈树,探寻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通过让被压抑的子人格轮番上场表达自我,成功宣泄出内心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
当陈树敢于在现实中直面母亲时,从一个梦境谈起,彼此敞开心扉,消除了隔阂,她终于有了与自己和解并重拾生活的勇气。自此以后,医生们惊奇地发现,陈树的病灶竟然在开始减小。
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曾用自身经历证明,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改变自己人生的能力,这种改变从构建积极心态开始。
阿德勒是个驼背的矮个子,从小学习成绩落后。更惨的是,他还有一个“别人家孩子”式的优秀哥哥,因从小被人拿来和哥哥比较,让他一度非常自卑。但阿德勒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信任自我,积极向上,并最终成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朱建军通过《药树》告诉我们,自我的心理改变,不但可以像阿德勒那样,让人生产生奇迹,也可以让癌症出现转机。而心理医生就是那个可引领我们,通过身体里各子人格的和解,帮助我们重新拥有改变自己勇气的人。
心理因素既可以让人生病,也可以助人治病,当我们从心理开始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将发生变化,让奇迹成为可能。
那是否有方法,能让普通人在遭遇困难后,不需要他人的引领,也能有勇气不向命运低头,通过自我改变,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呢?
面对天塌下来的大事,如何才能坦然面对?
美国医生加里·赖特曾为了研究心理活动对生理状态的影响,而专门研究了西方巫术为何能治病。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每一个巫师,都是善于使用心理分析和心理疗法的心理学家。他们治病的原理,就是通过心理暗示,调动病人的生理潜能。
怎么样才能让意象对话疗法中的多重子人格,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帮助人们通过心理方面的疗愈,成功对生理疾病产生积极作用呢?
首先,要认清生活中不幸的根源,“在自己”。
《药树》中有这样一段情节:陈树问海音,自己虽然知道了心结所在,却无法彻底放下,该怎么办。海音回答,知道就好。陈树于是又问,那么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海音回答说,知道自己控制不住就够了,因为知道就是起点。
能认清不幸的原因在于自己,才有机会去追溯不幸的根源,从而掌握自己的人生。所以海音说“知道就是起点”,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其次,勇于倾诉,给各子人格出场机会。
《药树》中的陈树,就是因在海音的引领和陪伴下,才找寻到一个个被自己压抑的子人格,并让他们一一上场。被压抑的子人格,如果不能登上舞台,就只能以破坏性的方式来刷存在感,但最终受伤的却是自己。
如果我们能经常找到适合的方式,勇敢地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实现各个子人格间的地位平衡,心结也随之而解。若想“身如药树,百病不侵”,必须要保持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如果不确定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药树》女主人公陈树的人生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适应现实环境,坦然地活在当下。
小说的最后,在海音“意象对话”疗法的帮助下,陈树的各子人格冲突逐渐消失,主要子人格在女娲意象中寻找到了最终的圆满,陈树也因此重构了“自我”,迎来了新生。
我们应该去适应现实环境,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不过分在意他人评价,坦然地活出自己。这样,自我幸福指数将获得显著提升,而今后每一天的生活也因此充满希望。
写在最后
心理咨询师海音在《药树》里最后说:世界因为有了恨,才有了爱;也因为有了病,才有了治愈和新生。
生病处,有药在。朱建军用《药树》告诉我们,学会分析隐藏在身体里的各人格间的关系,人们就能看清自己,找到疗愈自己的解药。
“意象对话”其实就是人生的镜子,它虽然不能直接清理负面子人格给人带来的破坏,却能帮人们看清被破坏的地方在哪里,进而去探寻应对之道。这方法,就是不幸人生的解药。
心理影响固然可以帮助治疗生理疾病,但我们更要注意的是,身体疾病往往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无论是时间、金钱或是快乐成本,预防疾病都比治疗疾病更划算。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已无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