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灶1班-读书营5076-小栀)
和今天在读的《有效学习》一样,《有效学习》的作者在小时候并不是一个擅长学习的人,却写出了这关于学习方法的畅销书。今天的晨读分享—《做事的常识》,作者小仓广曾是一个标准的“拖拉族”,但他写出了这本《做事的常识》。
「让任务暂时留白」
因为初步接手读书营整理组的工作,新的工作内容让我焦头烂额。之前跟自己约定每天完成的读书任务和输出任务,都被搁置了。
终于有一天闲下来,我告诉自己,今天我一定要把这三天的读书任务和输出任务都完成。于是我从中午开始就坐在书桌前。但我很快发现,效率比往常更低——我甚至没法专心地将手上这本书的《序》完整读下来。索性我告诉自己:过去的两天就过去吧,当做给自己放个假。做好今天的任务就够了。
任务进度落后的时候,容易产生让人纠结的状况:为了把进度追回来,越做越感,压力越大,也就越没动力去做,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觉得反正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赶上进度,就找理由放弃。
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也遇到了和一样的遭遇。所以《做事的常识》分享的第一条:让任务暂时留白——如果工作无法按照计划走,不妨跳过原来的进度,继续完成下阶段工作。这种让任务暂时留白的方法比按部就班的照进度表去做,让人更有动力去完成。
「把两个习惯融合在一起」
用过支付宝的朋友都知道,支付宝app有一个小入口:蚂蚁森林。每天支付宝会将你所有的消费行为、行走步数,都会被蚂蚁森林记录下来,并在次日7点转换成相应的绿色能量。积累一定能量你就可以实名在内蒙等地种树了。我的好友每天都会在7点准时偷我的能量。她的能量越来越多,我的能量却从未增长。我决定捍卫我的绿色能量。于是我每天强迫自己7点醒来。但收集了能量之后又经不住困意,呼呼睡去了,而日上三竿醒来之后,仍然有大批工作和读书任务等着我。
能不能把这两个习惯融合在一起,索性醒来收集能量之后直接开始工作呢?我开始这样的尝试。用早起倒逼早睡,晚上要求自己睡得更早,第二天才能够不疲倦地醒来,收取绿色能量,为绿色环保做一份小贡献之后,精力充沛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也和《做事的常识》分享的第二点不谋而合——把两个习惯融合在一起。当然要先确认一下自己能否把这两件事变成长久的习惯,如果不能,有可能会产生连带作用,最后两个都失败。如果不确定两个习惯是否可以结合,可以先用几天的时间适应一下。很幸运,经过三天的时间,我十分确定早起收能量和完成读书任务,这两个习惯完全可以结合。不仅早起体验到更丰富的人生,还能高效率完成任务,何乐而不为?
「想清楚不做什么」
加入了猫群之后,不论是小灶群还是读书营,都要求我们每天对自己所做积极复盘。通过对今天的反思来警醒明天的自己。我的清单上列了一串今天要做的大事小事,还为每件事分了优先级,可是往往任务没有办法完全完成。问问自己是为什么?无非是和闺蜜或男友的电话打得太久,或者无效率的事情,比如偶尔发呆,浪费的时间太长。(但有一点值得表扬:最近读书任务开始执行后,我玩手机、平板游戏的频率和时长大大降低,几乎没有打开或看过任何与读书和学习无关的内容。)
在《做事的常识》中,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来提高做事效率:想清楚不做什么。我们在列计划的时候,通常会写清楚什么时候做什么,但往往忽略了明确做什么的同时也要确定“不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也应该详细列出来。可以准备两张纸,一张写下要做的事,一张写不能做的事,然后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克制冲动。这就是“断舍离清单”。当我们尽力不做清单上的每件事后,就会发现自己更能妥善管理时间和任务了。
总结:不让落下的任务打乱原来的节奏,破坏自己的动力;把两个习惯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提高效率;想清楚不做什么,给自己约束力。在对抗拖延和半途而废的路上,这三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