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你切菜怎么切的,你是这样切的(动作),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动作)……”
“中国人的切菜,都是这么方方正正的吧,我们把前面那个头变成这样,就斜过来。那时候国内没有这样的刀。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商家不是要千方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吗?怎么变成了对消费者的“教育”了?是不是商家的定位搞错了?
无论如何,张小泉总经理这段话确实是莫名其妙的火了起来。
张小泉菜刀被广州女子客户投诉因为菜刀拍蒜拍断了,被客服以“菜刀不能拍蒜”一言而挡之。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由此被推上热搜。
从中国人的切菜传统中,就有拍蒜的习惯。这是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演变的结果。
难怪有网友质疑:“中餐与西餐有本质区别,中国菜刀是用来做中餐的,几千年传承,不应该拿来与做西餐的刀比。”尤其是,你不能拿米其林厨师的切菜方法来要求中国的普通消费者。米其林厨师可是西餐世界的顶流资历。
这是7月18日,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一条往年的采访视频被翻出,曝出了上面有关中国人切菜方法是错的叙事。
这些言论引发网友争议和不满。
很多人说,刚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就感觉总经理的言论真的很奇葩,很雷人。
这里是中国,中国人做的是中国菜,不能也不应该以西方社会的米其林厨师的标准来衡量。
作为一个有400年历史的中国老字号总经理,相关言论被扒出来后,向公众道歉称,这些视频是很久以前的采访视频,尤其提到非视频全部,并未根据当时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等等。
然而,无论情境和语境如何,言论中的“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的观点却是明确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饮食文化不同,标准自然不一样。
什么是标准?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有共同使用和重复的特性。
以西方社会米其林厨师做对比,硬生生的说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切菜方法不对,本身就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轻视和不公平。
据张小泉方面了解,客户购买的刀具高硬度。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在物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韧性,就是说材料在收到其他外部作用力发生变形时候对断裂的抵抗力。这个很容易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一根新鲜的藤条,因为韧性大,所以很难被折断,如果这根藤条被晒成了干棒,硬度高了,但很容易被折断。
在刀具身上,硬度决定了到的锋利程度和锋利度的保持能力,韧性则决定了刀具的抗横断力和抗崩口性能。
对锻造刀具的钢铁来说,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好;含碳量月底,韧性越好。具体到刀具上,硬度和韧性是一个矛盾组合体。硬度高,刀具锋利,锋利度持久,并且不易卷刃;硬度低,则容易卷刃。
然而有经验的锻造师,会在刀刃部分加强硬度,而在刀背部分加强韧性,硬度和韧性过渡自然,既增强和保持了刀刃的锋利度,又维持了刀具的整体韧性。
作为老字号张小泉菜刀,在应对“菜刀不能拍蒜”舆论危情上,让人看到了菜刀的韧性和硬度的不协调一面,也让人看到就了以西方社会的标准衡量中国文化的局限性。这也是保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