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共享单车为例,对用户需求竞争表达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产品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借鉴。
从2016年4月22日,摩拜的新闻发布会到现在,上海的单车品牌越来越多,摩拜、ofo、小鸣、小白、享骑、永安行等各种品牌的单车入驻。上海现在无论是地铁口、公交站、小区、公司楼下等几乎任何地方都会有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已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
这篇文章借用共享单车的角度来展现用户的需求竞争,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互相讨论。
需求是什么?度娘对需求的基本释义是:1、购买商品或者劳动的愿望和能力。2,需要的东西。
那么我们针对需求来理解共享单车这个项目。
一、引起需求
共享单车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单车刚性出行需求?打车太贵、地铁太挤,单车用来弥补其他交通方式短板,还是某类活动引起的用户自我需求。
一千个用户也有一千种需求。无论宣传的是用户的最后500米,最后的一千米,还是环保出行,甚至单车一族。最本质的需求是出行的需求。
二、满足需求
当用户自发或者因为某些活动被激发出行的需求的情况下,竞争点就在于如何在用户有出行需求的情况下,用户的眼中恰好有一辆可以使用的共享单车。
我们以ofo和摩拜来进行分析,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ofo:造价低,规模大。几乎任何小区、写字楼、学校、商场,只要有人流量的地方,ofo就有投放或者在投放的路上。ofo以保证用户运力作为优先前提去参加战争。
摩拜:造价高,产量低,无法进行快速的运力布局。摩拜在软件端推出车辆定位与车辆预约功能,在运力缺少的情况下,让用户从线下抢车,变成在办公室就可以用手机选择车辆。摩拜以运力效率调配的方式去参加战争。
三、产品对比
用户的出行需求已得到满足,出行的工具也有了,但是如果工具不仅仅有一种,而是有多种让用户可以进行选择的时候,那么又如何让用户选择我们的产品呢?这种情况下就会进入了选择需求阶段。
这种选择需求的对比分为两类。
1.一种为产品自身性质的选择:
比如押金,ofo99元,摩拜299元;比如车子给予用户的附加价值,单车车篮,手机支架等。
2.另外一种为产品运营方法的选择:
ofo:周末骑车全天免费。
摩拜:累计摩拜骑行公里数,获得实物奖励。
用户会通过多重对比中进行最后的选择。
四、使用体验对比
在有需求,并且对于产品进行选择之后,下面进行的就是直接的产品使用过程。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用户的体验将会对于产品进行再一次的评分,这就是用户体验需求的选择。
体验对比也分成两类:
一类是单车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对比:可调节的座椅,轻巧便利的车身等;
一类是产品用户端的对比:便捷的付款方式,导航等。
五、结束需求&引导再次需求
用户结束完产品的使用,并不是一个句话,任何产品和运营都希望用户对于产品进行多次的使用和停留。如何引起用户的再次需求,这是之后的再次需求竞争。
ofo:新人用户给予多张优惠券(引导新用户重复消费,培养用户消费模式),邀请码激活用户给予优惠券(引导用户拉新用户)。
摩拜:用户利用专属邀请码邀请用户,则获得信用分奖励(引导信用分低的用户拉新用户)
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共享单车需求模型,每一种需求都可以细分多个切入点,作为精细化运营的突破点。
写在最后
时代在发展,产品在迭代。如今小白单车新增充电器接口,充电本身是一种高频需求,加上出行这种高频需求,高频对上高频也许会碰出不一样的火花。享骑单车,涉足电动车领域,先入为主切入中距离出行,谁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摩拜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