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5岁的时候,我调动到了娘家附近的陕九子校,离学校不远有在岐山县很出名的陕九幼儿园。于是,便想着把儿子接到身边,家里人也欣然同意。
儿子的适应能力倒挺强,只是,父亲那年10月份忽然想要装修一下家里的旧楼。(我那时为了生活方便,就住在娘家。)说干就干,把家里门窗拆得干干净净,请了工匠就开始拾掇了。满屋满地的工具、灰土,睡觉还没门没窗,大人倒无所谓,只是儿子太小,放学后在家里蹿来蹿去不安全,还经常感冒生病。母亲抱病,父亲既要上班还要忙家里的活,送着接着就有点烦了,而我的上下班时间又跟儿子幼儿园不统一。这样,只能将他返回县城奶奶家。 上一年级时,才又带下来,因为这次我和他可以在同一所学校。
那年,我带两个班语文外加一个班班主任,整天忙得鬼吹火。婆婆操心小孙子的身体,也跟了下来。小学放学早,我经常最后一节还有课,婆婆便在操场成天价地跟着儿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玩,唯恐他有什么闪失。儿子不好好吃饭,婆婆一放学就端个小碗盛着饭菜,盯着儿子玩耍的时候,时不时地塞到儿子嘴里,这样的方法,儿子居然可以吃下去不少饭。(当时,在子校老区租了个简陋房子,婆婆在住,每天负责给小孙子做合口饭菜。)这样的场面,一度成为学校的风景。一开始,同事们还很惊奇,来跟我说:“你婆婆在操场撵着你娃喂饭呢!看着很有意思啊!”后来,全校都习以为常了。儿子今年六年级了,同事们每每谈起儿子刚来学校时的情景,最多的就是说起当年婆婆满操场追着儿子喂饭的情景。
其中间或几年,婆婆去了天津,我和儿子过了段相依为命的生活。只是我不喜说话,儿子话多,常常有我压抑他的情形存在。他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我一个人带着,各种烦躁涌上心头时,便常常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五年级的时候,婆婆回来后,一面说儿子性格内向了好多,一面因为对他学习的关注,我们仨住在了一起。儿子有了婆婆的相伴,又成了话唠,每天婆孙俩都有说不完的话。婆婆在吃食上很惯着他,他说吃什么就吃什么。有时,明明很晚了,只要儿子说饿了,想吃,婆婆立马就会去做。我对儿子的这种行为是很反感的,但婆婆却说他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怕饿。看着儿子红润的脸色,“嗖嗖”往上蹿的个子,我也慢慢默认了。有时,我也会跟别人探讨,觉得孩子在童年时期还是很需要有这样只懂得宠爱且没有附加条件的爷爷奶奶来关怀的。否则,学习和生活一体,就只剩下我们年轻父母给立的规矩了,的确,是很束缚孩子天性的。
今晚,和儿子逛完超市,去药店门口称了下体重。我和儿子大概都瘦了2,3斤。儿子说:“看,我奶奶一走,咱俩这生活水平下降得厉害,身体都不好了。”我虽然暗自庆喜自己瘦了,却也十分赞同儿子的话。
可是,现在也只能这样了。还好,电子通讯的发达,能让这段婆孙情在微信视频中继续保持。
一切美好,再等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