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吴志维
(成都商报编者按)现在的人很悲哀,一到中年,就被人自动视为“油腻”“猥琐”“邋遢”“剽悍”……让很多年轻人“敬”而远之,避之不及;
但身为中年人,大家又觉得十分委屈:凭什么我们就“油腻”了,就“邋遢”了,就“剽悍”了!我们还年轻还诗意还幽默得很呢,我们虽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比千斤还重,但我们心中也还有无数的诗和远方呢。
的确,其实很多中年人,他们不屑与麻将为伍,不屑和油盐合污,他们不忘初心,用各种方法,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一边抵抗生活的焦虑,一边修身养性,活出不油腻的自己。
临帖,成了我每天解除焦虑的灵丹妙药
生于1977的我,曾经一度很在意“中年的划分标准”。但在满了四十岁之后,也安心拥抱同龄人共有的每一个叹息了。
书法,以一种可繁可简、可深可浅、可长可短、有艺有趣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不惑之年静心养心,宁静致远。
“打卡”临帖,
我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一年半了
身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无论是打工者在职场,还是创业者在江湖,不如意者十有七八。近年来,焦虑加剧的同龄人比比皆是。
去年3月,我明显感到自己拖着疲惫的躯壳回家,心志已被折腾得无力静心写稿,更恐怖的是对第二天莫名的抗拒使人夜不能寐。
我开始尝试重拾毛笔,每天临帖静心。晚饭后,花半个小时时间,将一张四尺四开的宣纸写满,成了自定义的打卡生活。我明显感觉到,写字前,白天的纷扰让人无法专注思考任何问题。但一提起笔,就会静心对待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笔画。半小时的静心写字,如同穿越,犹如屏障。这道屏障,保证了我整个晚上可以全无干扰地写作和安稳恬静地入眠。
临帖,成了我每天按时服用的解除焦虑的灵丹妙药!从起初的《乙瑛碑》《峄山碑》《袁安碑》《礼器碑》《张迁碑》到后来的《圣教序》《蜀素帖》,提笔体验过的碑帖有二十来种。
我最佩服自己的是勇气,我居然坚持每天都把“打卡”临帖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无论过节、出差都不中断,偶有耽搁也在次日补上,到今天已经一年半,绝对“疗效确切”!
把墨汁装进试管或洗发水瓶里,出差旅行都不间断
练习书法,和许多能给人愉悦感的东西一样,容易“上瘾”。这样兼顾了白天的兴奋剂和晚上安眠药功能的行为,就算是出差和旅行,也不想戒掉!
于是,我开始尝试将最简化的笔墨纸砚套装打包进出差和旅行的行囊。砚台最重,取而代之的是像小汤勺一样的墨碟。墨汁呢,可以装进10毫升的塑料试管,或者装进50毫升洗发水瓶子,密封好放进装洗漱用品的袋子,坐飞机完全没有问题。这样,每天晚上在宾馆局促的书桌上,我也可以像在家里一样,穿越到那个宁静愉悦的世界里去了。
每天完成了当天的临帖,在下款题写日期和地点:某年某月某日“于太行之巅”、“于西子湖畔”……总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
拉个群,共同分享中年人传统的静心单方
环顾身边,中年练习书法者还真不少。建川博物馆的“安仁老砖头”已坚持写帖整三年。朋友圈里也有天天打卡晒作业的朋友。难道他们也和我一样,发现了这味治愈中年综合征的灵丹妙药?
我果断拉了个群,名曰“每天写几笔”。这个群,没有技术指导老师,只有相互督促的书友。
群里的资深劳模是同为中年的“墨丁”,一位有着十几年临帖经历的公务员,每天上传的作业涉猎篆隶楷行。我问他每天花多少时间写字?他说:“吃了晚饭坐到桌案前就开始写,直到深夜你嫂子来抢笔。”
还有一位书友,每天凌晨会在群里发一幅隽秀的楷书,还告诉大家“睡前打卡”。原来,这位网名叫“方舟”的朋友,工作地点在非洲,是中石油援建乍得炼油厂的自动仪表工程师。他说,乍得是个内陆国,炼油厂周边都是戈壁,他每天营地、工厂两点一线,生活非常单调。于是,他把大把的业余时间献给了书法,在远离故乡的土地上,过着最中华的生活。
渐渐的,大家发现,群里的朋友,通常不只书法一项爱好,书法只是大家共同的爱好而已。“季枫”是《文摘周报》的编辑,业余爱好是书法和古琴。他除每天上传一篇韵味十足的魏碑作品,还时常上传一段古琴弹奏,给寂静的书法群平添了几许“声趣”。“飘寒菲”也是中国画的粉丝,文质彬彬的“平常心”是一位少林武术的高手,曾应邀赴欧洲展示中国武术。
我们这群人,就在这个群里,静静分享着中年人传统的静心单方。
2019年10月20日 成都商报
【同版佳作 友情推荐】
岁月虽然残酷,好在我还可以写字
□季枫,男,43岁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像瓢儿白炒老了,咋都不清爽。可到了这个年龄,也总有一些偷着乐的方法。写字,正是这两年的事。
其实我也不知道书法能不能给自己去腥解腻,但就是喜欢。以前也写,有段时间,没事写篇《桃李园序》送朋友,但写着写着就没了滋味。直到两年前跟了老师,从横竖点捺撇折勾开始,才发现原来要写好一个字,并不容易。老师要求每天写,但时间有限,实际上学写字的头半年,临帖都是断断续续的。好在,一开始就买了一大堆笔墨纸砚,好马要配好鞍嘛。有投入,就得有操作,否则对不起真金白银。去年端午节,哪儿也没去,在家临赵孟頫《三门记》。忽然笔下有如神助,笔力强健,结字厚重,书法的美感一下就出来了。从此,临帖就成了日常功课。
慢慢地,就发现,书法,不光是写好看的字,是要通过写字找到“有意思”。书法的美,在于在单纯的色调中,通过点线面的表达,创造出有趣和生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可是要随心所欲,要提高字的品格,就必须不断地训练,很多功夫还在字之外。而现在,是要把字之内的本领学会。对于临帖,我也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一种“匠心”,哪怕一点一横,笔墨浓淡,也可以试着去体会古人的用心和精神的满足。
后来,好朋友志维建了个群,让一帮“每天写几笔”的书友 “交作业”“打卡”,分享自己临帖的习作。时间一长,大家的进步有目共睹。
今年五一,我早早就订下计划——写字。那几天,老师刚刚要求站立临帖,临的是吴让之的《吴均帖》。我始终找不到感觉。小长假第二天,“神助”不期而至,握笔稳定自如,线条提按流畅,一高兴,连着写了四个小时,无比畅快。结果,第二天早上起床,忽然发现肩颈剧痛。整整一个月,握笔运腕也牵扯着肩膀的疼痛。那个时候,就无限感叹:真的是中年来了!
中年来了,其实还真有点可怕,衬衫变成紧身衣,梳子干脆不见面……好在,还可以写字,还可以弹古琴。岁月虽然残酷,但每天我还是要大喊一声:让开,让我写两篇《张黑女墓志》!
每天练书法那一两个小时,成了我最盼望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