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未成年人当属00后和10后一辈,新世纪的孩子们接触了新世纪的东西之后都纷纷出现了新时代不同的潮流和思想,也许现在的00后和10后都处于叛逆期。老一辈的各位家长却用着更加“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来管束孩子。这种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诙谐画面让人们不得不想到传统与创新的战争。传统与创新的战争自古便有,很少见传统的胜利。正是因为创新的接连胜利,历史的车轮才会滚滚向前。今天我希望用这样一篇文章来仔细聊聊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凡是教育,都有三个必有的因素:教育目标、教育动力、教育手段。中国式教育在三个必有的元素上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路线。在此,我采访了四位家长,在本文当中我会引用他们的采访词。
中国式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很盲目的,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家长A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孩子要)先成人,再成才!能成才最好,不能成才至少成人!”不少家长在采访时都会说想望子成龙,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最起码也要凭着自己吃饱饭的人。但是如果细问下来,没有一个家长不会支支吾吾,回答了半天却一点主意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这跟旧制度有关,中国古代向来等级分明,成为一个文化人就是“高中状元”的门钥匙,在古代,成为文化人可以大大的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书院门庭若市,教育也由此变成老百姓家里的头等大业。老一辈传给当年的年轻一辈,再由当年的年轻一辈传到了00后10后的耳朵里,于是人们都盲目了,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想要干什么,只知道争着抢着虚无缥缈的学习成绩,却不知道在他们眼里视作金钱的数字在某种层面上来看竟是如此一文不值。国家考虑的是人才的均衡,而我们老百姓考虑的是如何填饱肚子,这也难怪一张满分卷纸会这么抢手,毕竟机缘只有一个,往上爬才会有更多机会。
中国式教育的教育动力在于其“独特”的教育动力,教育动力说白了就是赏罚措施。我们先说说赏:赏什么?在几十年以前可能是吃一顿稍微有些好的,或者是可以出去和小伙伴玩之类的。如今则是给个手机拿到一边玩,玩一会再收回来。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副诡异的画面:农夫在骑着驴子,手里握着一把鱼竿,上面吊着一捆干草。说明了就是孩子在为了手机而学习。这种话在不少讲座里出现,但是可能大家没有理解这句话里的意思,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正是如此,高考改革才会变成3+1+2式,全面拒绝书呆子。再说罚:罚什么,传统家长主要以打为主,而一些家长会以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筹码,来逼迫孩子学习。家长A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家孩子)表现好,奖励喜欢的东西(玩具或者看iPad时间长一点!等等)。表现不好,想干的事不许干(不让玩玩具,不给看ipad,不让去游乐场)。”家长A和家长B表示孩子把她们气着了可能会动手。
中国式教育的核心还是教育手段,最著名的教育手段当之无愧是填鸭式教育。说白了就是一股脑的东西使劲的往孩子的脑袋里装。报了各种枯燥的补课班,稀里糊涂的在教室门口傻站两个小时,下课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不过近几年还是有所改善,90后的新妈妈们表示会与孩子沟通。家长B表示会对孩子学习方面听从孩子,家长C则会对孩子的学习“先礼后兵”。不过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他们更希望有一个像家长B一样给予孩子民主权利的家长,而家长C的方法,虽有所成效,但却缺乏长远思维。
中国式教育优点也是有的,毕竟骏马受到鞭策也能直上太行。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中国式教育很容易催生逆反、厌学等一些列症状,正应了《吕氏春秋》里的一句话:物极必反。对于教育方式,一味地谦让是不通的,孩子会看出你的懦弱而放开自我。一味的强硬也是不通的,压迫有了必然会遭到反抗,由此,我们可以去找到最适合教育的一个度。《孟子》有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方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讲道理,让孩子深刻的意识到事情的严峻性,而不是一味的打骂式教育。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学习?不学习会怎么样?不如在某个空闲的时间,找一个安全的场所,带着你的孩子去体验一下劳动人民的辛苦,再跟他一点一点的讲道理,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这样一次探索世界的机会。
综上,中国式教育弊端横出,让孩子流泪,让家长头疼,让老师苦恼。这样的教育方式应该被创新所打破。家长D认为,我们家长对待教育应该“激励,鼓励,奖励。”只有这样,中国式教育的弊病才会一点点剔除。教育不是一潭死水,教育应该充满活力!值此开学季期间,二次唯读文学工作室祝各位学生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文独梓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