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今天向我推荐了“简书”这个APP,打开下载后随意翻了翻,立刻感觉自己似乎跟“文”这个词脱节了。
认真的回想,上次写所谓可以算文章的东西,大概也是在十几年前大专毕业的时候写的论文了,此后零星的写过一些东西,但若干年的加起来恐怕都用不了一本最普通最薄的那种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道理上应该是更加快捷方便了,但苦于我是个对电子产品不感冒的人,对这些东西只能说是了解,也经常使用,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能喜欢。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十几年前从教时用笔写备课,反思,感受,有的时候单位还会要求写教学论文。那个时候,年纪轻,经验少,写的东西大都不能够为他人所用,实用价值不大。偶尔文章中提到一些小观点可能会被认可,但整体而言似乎都难登大雅之堂。多少会有一些打击,于是后来竟滋生了“反正不管怎么写,自己的东西也不会被选上”这样负面的想法,慢慢的心就懒散了,手就更懒了。后来慢慢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我们在工作中也大量的用到了计算机。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帮我们最大限度的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但是,我发现,很多的同事不是用它来创作,来生产自己的东西,而是大批量的开始下载,复制,粘贴。但那个时候,不管是下载了什么,还是会仔细认真的加以修改,以为己所用,生怕被他人发现“盗窃”之嫌疑。这几年,仿佛大家都不需要这层“脸面”了。备课、课件、论文、工作计划、总结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统统下载,只要把里面的人名地名修改成自己的就OK了。而且,你在这样做的时候,绝不会有异样的眼神,因为人人如此。包括学校的一些工作计划、各种活动的方案等等,经常会遇到大家都一样,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因为下载的时候都懒于往下看,大家统统下载了第一篇。
我说这些,在陈述这个现状的同时,深深的发现: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无形当中摧毁了我们一些创造力。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我们这些三四线城市的女性来说,它其实就是一个生存的工具。只要可以生存,工作只要做了,并且不糟糕就好,老板不生气,我们赚了钱,大家皆大欢喜。所以,大家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所谓的创作中。当然,我这样说,可能有些偏颇,或者是只能代表像我这样的懒惰者。但即使是像我这样的,似乎也占据了绝大多数。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现在的人,都缺一个东西----监督执行者。我们从内心不能对自己更“狠”一点,总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不能很好的坚持。对于大家来说,最难的就是坚持!缺一根鞭子在后面鞭挞着我前进。就拿一件简单的事来说,我在“一起听听”了付费参加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直播平台,前几天还热心的天天查词典,大声朗读,近两日出了趟差,工作比较多,学习英语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自己还安慰自己:今天出差了,就不学了。现在自己写这些的时候,真心觉得自己连这样的一件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坚持,还能做到其他自己想要做的吗?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想学化妆、学英语、练瑜伽、做甜点。还想每天坚持写些文字,让自己不仅在文笔上有所提升,也希望自己的精神能有所收获。
做一个规划,每天给它画大大的完成红勾!虽然很久不写,毫无章法的乱说了一大堆,但是记下这些,心理还是非常安慰的!加油!从补上今天的英语学习开始!即刻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