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的共识是,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妈才会患上这种疾病。可是目前数据显示,帕金森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帕金森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警惕:帕金森病患病人群日趋减轻化
帕金森病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0岁。而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是指发病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帕金森病,又称早发性帕金森病。其中21岁之前发病的为少年型帕金森病,21岁之后发病的为青年型帕金森病。
患帕金森的青少年往往有帕金森家族遗传背景,他们之所以会早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不只是单纯缺乏多巴胺而导致脑组织逐渐被破坏。其临床特点是:
1、发病年龄多在10-25岁之间,多有家族性发病倾向或明显遗传史。
2、病程短,进展快,容易伴有智力障碍。病程短,进展快,容易伴有智力障碍。病程短,进展快,容易伴有智力障碍。
3、以肌张力高、动作迟缓多见,常伴有锥体束征和其他系统损害静止性震颤相对的少见。
4、容易发生动眼危象(表现为两眼球发作性向上窜动,为眼肌的不自主运动)。
5、青少年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见于病毒性脑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或服用药物所致。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症状和晚发的帕金森病很类似。起病往往比较隐匿,早期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最初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多表现为运动迟缓。加上人们长期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帕金森病,所以这类病人早期很难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帕金森病年轻化,尽早治疗可恢复正常生活
青年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生活、工作的影响,早期正规治疗对于正常生活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常规手段,左旋多巴类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但并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长久缓解,药物疗效较好的“蜜月期”一般只有3-5年,当“蜜月期”过后,药物疗效逐渐下降,会出现开关现象、异动症、冻结步态等症状。此时无论怎样调整药物,帕金森病都开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帕金森病的早期应如何用药?
帕金森病的早期药物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药物治疗有3~5年的“蜜月期”。随着病情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
1)增加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
2)增加抗帕金森病药物的种类;
3)采用中药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点主要体现在:
①有一定改善症状作用,特别对早期患者,中医历来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帕金森病早期的患者介入中药治疗,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的。
②减少西药用量,对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加用中药治疗后,可逐渐减少西药用量,而达到和中药治疗前相同的疗效。
③减轻西药副作用,长期服用多巴制剂等西药,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副作用,中药可兼顾其副作用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④增强西药疗效,在西药效果不明显时,加用中药后,往往效果显著。
⑤延缓病程,帕金森病是随衰老而加重的慢性退行性疾病,目前没有可靠的阻止其发展的方法,中药作为治本之法,对延缓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
⑥增强体质,增强抗病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尽管有时单从帕金森病症状评分看,中药有时效果不显著,但患者在体质方面,饮食、睡眠、智力、精神状态等方面有整体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可根据疾病的病程分为早、中、晚期进行治疗。在早期,予以祛瘀、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等治法,减慢疾病向中期发展的速度。在中期,治疗上宜滋阴益气养血。到了疾病晚期,病机已转化为以脾肾阴阳两虚为本,治宜阴阳双补,兼以熄风。
患者案例
田先生来自河北省,子女听朋友介绍北京同时堂中医,于是慕名而来。患者65岁,患帕金森5年左右的时间,
初次见到患者时,只看到他肢体震颤,浑身肌张力高,拄着拐棍,行走困难,讲话困难,面部表情僵硬,田先生服用西药还几年,到那时候基本没什么作用了,患者常常感到身上疼痛难忍,夜里翻身困难,脉缓细沉,舌红苔白腻,口中粘液较多。
诊断:脾肾阳虚,脾阳不足,痰湿内淤,气血运行不畅,脑失所养
治疗一个月后,田先生的平时用的拐棍也不知道去哪了,走路比之前灵活很多,整体比之前有了惊人的改变。子女说,以前都不会笑,现在也有笑模样了,除此之外,饮食睡眠以及精神状态都有改善,遗憾的是,治疗两个月之后,因为个人情况不得不终止治疗。
疏风平颤汤治疗上主要运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稳固病情不再持续恶化发展加重;
第二阶段:药物深层渗透各脏腑器官,疏导经络,调养,养精蓄锐,消除其他症状,逐步缓解病情;
第三阶段:滋补、修复、固本培元,预防疾病的复发,配以锻炼消解颤抖病因,解除症状。